学校对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提出要求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4-12-01
 

    11月25日,学校召开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对做好专业分类、加强专业建设等工作进行部署。孙永华副校长在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专业分类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做好专业排序分类,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突出办学特色。
  会上传达了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做好普通本科高校拨款定额改革专业划分方案制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改革拨款定额,鼓励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意见》,以及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公布省属本科高校限制性专业目录和预警专业目录的通知》,对相关问题作了说明。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作为拨款定额改革试点高校,要按照相关要求,对现有87个专业划分出鼓励性发展专业(A类)、一般性发展专业(B类)、限制性发展专业(C类)三个类别,并分别提出建设意见。
  孙永华在会上对做好专业分类和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建设提出要求。
  孙永华指出,我校被列入拨款定额改革试点高校,这是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肯定,我们要解放思想,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项改革,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专业分类。我省对高校实行拨款定额改革、实行专业分类,这对推动高等教育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山东高等教育的实际,符合高校办学规律,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对高校专业进行分类管理势在必行,山东省开展这项工作在全国先行一步,具有示范和带动意义。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按照教育厅的要求和学校的安排落实好各项任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专业分类工作,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孙永华强调,各学院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专业排序工作。要实事求填报相关数据,确保统计的真实性。要从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国家和社会需求、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认真分析本学院各专业的办学情况和发展定位,提出每个专业的建设措施,同时按照省教育厅关于专业分类的条件,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对本学院所有专业进行排序。
  孙永华强调,专业建设要形成制度,实行常态化管理。专业建设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教学质量管理要从专业建设抓起,形成与时俱进的专业建设思想、优胜劣汰的建设机制、严进严出的管控制度,通过优化、改造、升级,形成我们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做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要关口前移,要建立观测点,及时掌握教学质量的信息,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各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