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子“小天地”实现“大理想”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4-12-13
 

    日前,学校研究生处公布2015年硕士研究生校内推免名单,全校56名学生获得推免资格,其中园艺学院9名,是全校推免人数最多的学院。
近年来,园艺学院在校内建立起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在就业、考研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竞争力。
学院在实验站专门为本科生建立了 “青春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在一年级组建团队,以竞标的方式取得试验田的使用权,各团队根据自己的兴趣种植园艺作物,观察记录植物生长习性,培养学生的专 业兴趣和动手能力。2012级的刘晨说:“我们在播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遇到问题,一般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专业书籍,也会咨询指导老师、试验 站工作人员或师哥师姐。”在二三年级,学生进入教学试验用地进行专业实习,培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期间,学生们也根据学院提供的信息主动联 系校外实践基地,利用寒暑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
学院在实验站专门划出一个设施大棚,成立了以增强自身专业素质为目的的研究型学生社团——— “大学生发展研究社”。社团自2007年成立以来,学生在棚内种植蔬菜,了解花卉和果树的生长习性,学习嫁接、水培、扦插等技术,一些大学生研究训练 (SRT)计划项目也在棚里进行。从田间地头锻炼出来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园艺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重要砝码。2007级的社团会长白芳芳表示:“参与 田间实践,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增长了才干。”毕业后她顺利考取了中科院的研究生。实践锻炼的同时,学生也增强了对农大的感情,2010级 发展研究社的宋伟、孙阳阳、孙科鹏等7名同学均被推免或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
学院倾力打造的大益爱心茶室、茗风茶叶创业中心、虫语花香工作室 等8个创业团队带动着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着创业梦想。学院党委副书记董进波表示:“打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仅能使学院多走出几个企业 家,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前就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创业意识。”2008级学生张守权经过茗风茶叶创业中心的锻炼,毕业后创办了泰山区吃茶去茶 业有限公司,研发“泰山红茶”、“谦玉”等系列泰山茶品牌,带领学弟妹们参与创业社会实践,2013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标兵”。
园艺学院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结合专业特色,拓展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学生考研、创新创业和就业的竞争力,园艺学生在“小天地”里的实践创新,实现着广阔天地的“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