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启动。志愿服务月活动呈现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精神盛宴。志愿服务是崇高的事业,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传承志愿服务精神更是落细、落小、落实核心价值观的真切体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所说:“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年志愿者们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于细微处见真情,在细节中现功夫,我校志愿服务活动走在永不止步的路上。
学校志愿服务的平台将会越来越大,就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月启动之前,学校已完成的“山东青年志愿者网上注册”工作,使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有了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网上家园里,志愿者们即时分享经验、随时共享信息。我校的志愿者在注册时得到的“就近服务机构”就是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不再是零散式的活动,而是志愿者大家庭成员众人拾柴式的互相协作。大学生志愿服务月将搭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项目推广、资金筹集、技术支持等多种平台,形成一批有效对接志愿服务需求,高效整合社会资源,规范标准的实体型、网络型、复合型平台。
学校志愿服务的水平将会越来越高。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承志愿服务精神的源泉,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使参与的青年心灵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高。学校团学组织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公开课、现场指导、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提升骨干志愿者和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专业技能。特别是青年志愿者项目的实施,将会极大提高我校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志愿服务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广。从西部支教到东部助学,从有32年历史的学雷锋家电维修义务服务到走进校园清理死角垃圾,我校大学生越来越关注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通过志愿服务回报社会,已成为大学生奉献社会、锻炼自身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时尚。
目前,实施志愿服务项目、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深化服务领域等是志愿服务的典型标志,随着学校发展平台的扩展和学生志愿者视野的扩展,还会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涌现。在社会志愿服务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会走出一条开放式的示范道路,带动更多青年和社会公众参与,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更加广泛。在这个不会落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月活动带动下,我校的志愿服务工作大有作为,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