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硕士研究生复试正在紧张进行。今年学校在研究生管理和研究生新生的招生录取中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得到了学院和研究生的大力支持。日前记者就当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等问题采访了研究生处处长张春庆。
张春庆说,本学期开学前后研究生处就组织了关于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的专题调研,主要是了解研究生在招生、培养、就业中存在哪些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调研中反映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研究生生源质量”。张春庆介绍说,从去年开始,本科生的推免全部放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校。往年我们的推免生基本都留在校内,每年大约有二百四五十人。2015年留在我校的仅有53人。比往年少了约200人左右。这些流失的推免生都是优秀学生直接影响了学校的研究生生源质量。我们要办高水平大学,要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而学校的科研工作中,研究生是一支很重要的力量,是科研的参与实施者。可以说,有没有高水平的研究生,直接关系到能否出高水平的成果。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是办学质量的标志。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其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的随意性也是在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张春庆说,这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多数没有教材;教师上课随意,有时课时难以保障。这个现象在专业课教学中更加突出。不是说研究生上课一定要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组织讨论、报告会等都可以,老师要主持。
第三个问题是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的质量不是太高、就业的难度在增加。
张春庆对记者说,学校、研究生处和各学院对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已经在积极采取措施。
针对生源质量问题,学校准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这个方案已经征求意见,得到学院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主要想法是,凡是课程学习成绩名次在30%之前的都有资格申报这个培养计划,经过面试录取,导师和学生可以互选,一旦入选,从四年级开始就享受一定的科研补助。在第四学年,学生可以做科研,也可以进修研究生课程。希望这些学生都能报考我们的研究生。相信这个措施这会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解决生源质量问题的另一项措施,是从今年开始,在研究生的录取中采取了分批次录取的办法,由学院自主确定复试时间,分批次复试。过去统一复试有些学生等不及,被别的学校录取了。采取这一措施学院就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把优秀生源及早确定下来。
张春庆介绍说,我们还要下大气力抓教学运行。一是想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作进一步的调整。这主要是考虑到国家土地流转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家庭农场更多地出现,对技术的需求、对人才的需求都带来新的变化。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要顺应这个趋势。我们还要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对研究生的课程进行建设。首先抓好影响比较大的研究生公共课教材的建设。一些受益面较小的专业课,以网站建设为主。大约要建设规范近300门研究生的课程。这样学生的参考自学可以有依据。
在运行管理方面,我们要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研究生管理过去是以导师为责任人,不同的导师管理水平差异比较大,所以要加强对研究生管理的调度,重点加强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我们已经制定了管理规范,每月调度一次,加强对学习室、宿舍卫生等的检查,加强安全、文明教育。
谈到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张春庆说,要重点抓就业信息网站的发布、就业能力的培训等环节。研究生整天做科研,对面试环节的要求、礼仪等不了解,影响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要重视提高研究生的就业能力。研究生就业的第一责任人是导师,我们还要加强对导师的考核,督促导师帮助研究生就业。从长远看,学校还要分大类建设几个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基地。如农科、工科、人文社科类的基地等,让研究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需要哪些能力,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教育和锻炼。
张春庆说,研究生教育的水平体现着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水平,也关系到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质量。研究生处希望与各学院和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主动积极地做好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为建设高水平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