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孚江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适应转型要求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4-13
 
    4月8日,学校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交流人才工作情况,研究下一步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会议强调,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要求,围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来凝练学科方向,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领导邢善萍、温孚江、张宪省、王振林出席会议。
  会上,人事处副处长陈向昕汇报了学校人才工作的总体情况。各学院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交流了本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工作的情况以及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团队和人才发展如何定位、优势学科如何谋求新发展、新兴学科如何实现新进步、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温孚江校长在会上讲话,着重就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常态要求,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要求。
  温孚江强调,学科建设是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办出特色、兴旺发达的关键,学科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国家进入新常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多领域面临着转型调整,这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是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都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下转型调整的新要求,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温孚江指出,在学校层面,书记校长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学院层面,院长和教授委员会主任是第一责任人。作为责任人,要有敏锐的嗅觉和超前的眼光,要把学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善于抓住机遇。在学校层面,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把握学科建设的总体方向,制定和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机制,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努力争取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在学院层面,学院领导要经常研究本学院的学科发展问题,对学科发展进行反思、展望和调整,这要形成一种习惯和制度。学院领导要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对学科建设要有长远发展规划,多做打基础的事,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凝练学科方向。
  温孚江指出,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凝练学科方向,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发展的趋势、自身的基础和条件等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在每个学科形成若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相互支撑、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和聚焦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作为凝练学科方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学科转型调整与交叉融合,形成“跨界”学科。对传统学科,要加倍珍惜,不断提升,谋求新突破、新提升;对新兴学科,要主动适应,谋求新发展。
  温孚江指出,在学科发展的维度决定之后,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增强办学实力必须通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实现。各学院都要把工作重点聚焦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来。要突出人才作用,增强学科实力。选人用人要有开阔的胸襟,要主动出击,要有“爱才如命、求才若渴、惜才如金”的坚持和执着,要有为事业引人的大局观,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要有识人荐人的伯乐意识。
  温孚江强调,要结合学科发展的特点,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学科是人才队伍的载体,人才是学科水平的体现,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相吻合,坚持为学科发展服务,同时要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现有基础和特色等紧密结合。要围绕学科发展来思考我们缺什么样的人才、如何争取、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学院领导要全面把握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针对性地统筹不同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评价人才不能只重学历、看论文,关键要看能力、比贡献。要增强设岗的科学性、引进人才的针对性,杜绝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盲目性。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
  温孚江指出,在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上,我们还要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当前,教师数量不足是各学院普遍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靠增加人员。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要继续加大慕课的建设力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温孚江强调,提高人才队伍水平必须重视学风建设。我们强调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也提倡育人为本,学术至上。要大力倡导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研究问题、开展攻关,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学院要统筹各类人才发展,要重视发挥青年人才的生力军作用,重点做好青年教师队伍的规划和建设。对青年人才要积极引导、热情鼓励、大胆使用,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在实践中锻炼人才,成就人才。要降低“人才”和“学历”观念的热度,注重教师的活力建设和能力的考核。
  张宪省副校长在会上就做好当前人才工作谈了意见。他指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各学院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学科、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二是要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要给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压担子,让他们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践。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平台建设、浓厚学术氛围,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对引进的人才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积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引导他们在工作中作表率、作贡献。
  王振林副校长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人才强校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基本发展战略。面向“十三五”,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常态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定位、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决定了我们将来的地位和角色。学校强,学科必须强;学科强,必须人才强。我们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把人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着力点,统一认识,明确思路,使我们的学校、学科、人才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新常态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学校相关部门和各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验证码:点击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