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4-20
 

图为创新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代表上台领奖

  4月16日,学校召开2015年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总结2014年就业创业经验成果,隆重表彰招生就业、创新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2015年任务目标。校领导邢善萍、孙永华、朱莉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副校长孙永华宣读 《关于表彰2013-2014学年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学校办公室主任卢国强宣读《关于表彰2014年度大学生优秀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招生就业、创新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上台领奖。先进集体代表机电学院和林学院介绍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等10个单位荣获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王小东等53名同志荣获招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学校授予“大益爱心茶室”等30个项目优秀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荣誉称号,授予靳帅等100名同学创新创业之星荣誉称号,授予刘玉升等40名教师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邢善萍在会上讲话,充分肯定学校2014年就业创业工作成绩,对做好2015年就业创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邢善萍强调,今年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截至毕业生派遣离校,各学院要确保实现就业率90%以上的基本目标。
  一要大力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全校上下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就业工作,坚持“全年关注、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指导思想,完善“招生、就业、培养”联动机制,推进就业工作体系建设。各学院要把就业作为学院的“质量工程”和“生命工程”,各部门要整合资源、贴心服务、创新方法,力促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就业工作要满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拔尖型、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型“四型”人才,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努力提高办学水平。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各学院要结合专业特色,加强市场调研,有针对性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三要更加突出就业指导服务。要提升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课程建设水平,要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学生四级联动的宣传网络,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知晓政策、用好用足政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功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四要着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要进一步完善“双创四驱”工作模式,建立以“创业学院”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协调机构,拓展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中心的创客空间,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主管部门要加大创业扶持和宏观调控力度,各学院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要建立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激励机制,专业教师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五要科学建立质量评价体系。要推动从关注就业率向更加关注就业质量转变,引入第三方社会评价,建立具有学科专业特色、更加客观科学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逐步推进就业质量作为学院年度考核重要指标。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加大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力度,继续关心、关切、关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建立健全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为学校招生计划制定、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指导服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六要持续强化思想教育引导。要采取思想教育和政策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投身新兴产业创业,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青年人的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各学院要深入毕业生中间,带着把毕业生当孩子的感情为毕业生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多做好事。扎实做好特殊就业群体的帮扶工作,努力做好就业需求全掌握、就业进展全了解、就业政策全落实,就业帮扶全到位。坚持常态化检查和学工人员夜间值班制度,确保毕业生安全、有序、愉快、文明离校。
  副校长朱莉在主持会议时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大学生就业从国家层面是稳定和谐工程,从社会层面是民心工程,从学校层面是人才培养质量检验工程。希望大家站在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发展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2015年的就业创业形势和机遇,扎实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