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细微处见真情
|
文章作者:
铁成
|发布时间:
2015-05-10
|
|
夕阳红广场上建了实木坐凳,住宅楼单元多了卫生保洁,草坪里的碎纸烟头少了,楼宇间的乱堆乱放少了,车位增加了,停车方便了。一句话,秩序更好了。生活在这里,不管是刻意观察还是无心路过,这些正在发生的细微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安居乐业是中国传统观念。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大的规划固然重要,关注细节,于细微处见真情同样不可或缺。 于细微处用功,功到自成。无须讳言,我们所处的环境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人说,那些只是小节,代表不了整体的好坏。殊不知,群众的眼睛往往就是因为一些小事而蒙上了灰尘。一个垃圾的死角、一处违章的搭建、一时随意的乱停乱放,看上去无伤大雅,其实都是事关民生的实事。从细微处找问题,从细微处下功夫,一点一点治理,一点一点优化,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于细微处用心,润物无声。有人说,众口难调,不管你如何努力,总是难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回报。君不见,春雨的力量在于悄无声息的滋润,群众的认可往往来自对细节的体验。从细微处关心群众的生活,在小工作里作出大文章,让大家感到身处的环境有温馨、有关爱、有真情,没有捂不热的石头,没有讲不通的情理,真诚为民,则民心向善,顺应民意,则民力可依。 农大人深深懂得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当校园环境正在发生悄然变化的时候,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不用吝啬赞美的语言和掌声,让我们一起为“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细致和真诚点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