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小麦品种观摩会 山农20和山农27、山农28品种广受赞誉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6-08
 

  6月4日,我校与滨州市农业局联合在无棣县举行山农20小麦品种观摩研讨会。这个品种在盐碱地上出色的高产性和抗性受到滨州农业管理部门与种植户的好评。
  记者在位于无棣县西小王乡刘庄子村的麦田里看到,种植山农20小麦的土地属盐碱瘠薄地,而且干旱缺水,地上布满裂纹,裂纹宽的地方能伸进2根手指。然而,这些地上的小麦的长势却十分喜人,茎秆结实、籽粒饱满,一片丰收景象。据专家测产,表现好的地块产量能达600公斤以上。在盐碱地上能有如此好的产量表现,让与会者喜出望外,大家都对这个品种赞不绝口。
  滨州各县市的农业管理部门、农技部门、种子企业负责人和种粮大户参加了观摩会。会上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小麦专家顾问团副团长王振林教授着重从把好整地培肥地力关、播种关、肥水管理关和病虫防治关四个方面介绍了山农20小麦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小麦育种专家田纪春教授介绍了山农20小麦的品种特性。
  山农20具有抗病、抗冻、抗倒伏,株型好、落黄好、籽粒商品性好、成穗率高、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在2010年、2011年分别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和黄淮北片麦区审定,是目前我校唯一通过“双国审”的小麦品种,也是2014年农业部公布的全国7个超过千万亩的主推小麦品种之一。
  据滨州市粮之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源介绍,该公司的种植基地土壤属盐化潮土土质,盐碱含量在2.3‰至4‰之间,因为盐碱含量较高,种植山农20的这些地过去只种过棉花,荒了3年后,2014年种了玉米,秋种时种植了6000亩山农20小麦品种。“十多年前田教授在滨州推广高蛋白小麦品种时,我们就相识了,对他培育的品种十分信任。去年种小麦,听说他培育的山农20产量高、抗性好,就想种着试试,因为干旱、播种晚等原因,出苗时表现并不好,原以为在这盐碱地上能打400公斤就不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高的产量。”看着丰收在望的麦田,王春源欣喜地对记者说。

  5月31日,我校与禾丰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在淄博市临淄区召开小麦新品种山农27、山农28观摩推介会,来自省内各地市近50名种子管理站和各种子企业负责人对这两个新品种进行现场鉴评。
  在临淄区朱台镇高阳村,禾丰种业总经理朱俊科带领大家在新品种展示基地和原种繁育基地现场观摩山农27、山农28的生长情况。看到长势良好的新品种,大家纷纷走到田里,弯腰仔细地考察小麦的株型、籽粒、落黄等生产指标,对这两个品种突出的丰产性状给予高度评价。
  这两个品种都是由我校农学院赵檀方教授主持培育的。赵檀方退休三年多来一直坚持开展小麦育种研究,“山农27”、“山农28”都于2014年12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观摩会上,赵檀方对这两个品种的生产特性、适应范围、栽培技术要点等作了详细介绍。
  “山农27”抗逆性和抗病性好,生产试验各点平均千粒重为45.9克,亩穗数40至45万,水浇地可达50多万穗,适宜在全省旱肥地种植。在2011至2013年山东省小麦旱地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480.29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增产6.42%。在2013至2014年度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59.06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增产6.87%。2013至2014年度参加黄淮北片麦区高肥水预备试验,平均亩产617.7公斤,比对照良星99增产6.23%。
  “山农28”综合性状好,不仅在抗寒、抗倒、抗病等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在抗干热风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2010至2011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B组预试中亩产为574.92公斤,居第一位;在  2011至 2012年度和2012至2013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B组区试中,亩产分别达到580.71公斤和  574.22公斤,均居第一位;在2013至2014年度的高肥组生产试验中,亩产618.46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6.45%,居第一位。
  科技处处长米庆华对记者表示,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全力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努力在新品种选育和其他研究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