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刘艳作报告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6-29
 
  6月25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艳应邀作“农业科技的挑战与应对”报告,副校长孙永华、张宪省、高东升出席报告会。该报告也是我校学科建设大讨论的应邀主题报告之一。
  刘艳的报告围绕着科技管理改革进展、农业科研机构面对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挖掘与落实、农业科研机构如何变革四个方面进行。
  刘艳对国发64号文件等国家层面的科技管理政策进行解读。
  谈到农业科研机构面临的挑战,刘艳将农业发生的变化概括为“全球化、市场化、互联网化、环保化、民本化”,并对农业的三大职责和农业的阶段性特征作了阐述。
  刘艳将可持续增长动力的挖掘与落实划分为“研发动力、新产业萌发动力、跨界合作动力”三方面,并对“研发动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归纳为农业科技现实结构与资源配置、可持续与降低生产成本、非耕地区域适度适宜产业技术研发、特殊片区特色产业技术集成与产业链建设、境外区域农业技术研发、立体空间栽培与种养、农业多样性、新种质资源控制八个研究关键点。
  谈到农业科研科研机构变革的途经,刘艳分析,随着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政策调整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农业科研人员要从战术性转向战略性、系统性,更新理念;建立工业化研究模式,学会合作;要研究可持续发展,重质量与民生,研究内容符合国家需求。今后科研机构的研究要更加突出公益性,为政府履行职责提供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支撑服务。要打破封闭,内联外合,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机制。
  张宪省主持报告会,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体教师聆听报告。在报告会开始前,刘艳与束怀瑞院士、于振文院士进行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