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全国优秀等级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5-12-28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度博士后综合评估结果,我校园艺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优秀等级,并被通报表扬。在2005年首次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估中,我校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也曾获得优秀。
  今年我校其他参加评估的林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学、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得良好等级。
  我校十分重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管理。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根据博士后研究内容和方向分类培养的模式,成为该站的亮点和特色。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内容以应用理论研究为主,涉及果树、蔬菜栽培、加工、储藏以及相应的机制研究。因此,他们在博士后培养工作中,根据合作导师或合作培养单位的具体情况,将博士后研究内容大体分为了三个方面,即偏重理论研究、理论和应用并重、应用研究。导师根据博士后人员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对理论研究型博士后,注重对其学术水平的培养,加强与我校生科学院的学术交流,力争完成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对理论和应用并重的博士后,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解决生产问题提供理论指导;针对应用研究型博士后,注重提高其实践能力,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果树和蔬菜的栽培、育种等领域的专家。
  科学规范的管理和导师的精心指导,对提高博士后人员的科研水平起到积极作用。目前招收的博士后绝大多数都参加了合作导师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基金、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有的已成为科研团队的骨干成员,有的博士后还作为主持人承担了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多数博士后在站或在出站后2年内,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申请了专利,为提高园艺学学术水平作出了贡献。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的李媛媛博士和李岩博士,分别于2011年9月和2013年5月进入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分别为果树分子生物学和设施蔬菜与无土栽培。两人目前均为学院教师,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我校青年科技创新基金等项目,并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李媛媛博士在博士后工作期间成果突出,在PlantPhysiology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李岩博士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篇,2014年9月16日,参加由农业部主办的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  (CIGR)第十八届世界大会并作学术报告,在2014年“全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中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