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农大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3-07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需要新的气象,更需要新的发展。
  回顾“十二五”,我们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在学校办学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几乎所有的农大人都会感到,我们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学科实力不够硬,人才队伍不够强,项目平台不够多,成果品质不够高,奖项分量不够重……很多时候,我们还可以回味当年的成就与辉煌,如今却不得不正视面对的压力与挑战,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农大人对于发展的渴求是一以贯之的。作为宣传工作者,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见证学校的发展。在过去的2015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让人难以释怀。犹记得,陈学森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闻上传不到半个小时,点击量就已经过千。后台不断跳跃的数字,正如农大的心跳和脉搏,如此强健,如此迫切,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农大人对于发展的渴望和期盼。犹记得,我们发布了农大在QS排名中位列世界前400强、农林学科排名116位的消息,一时间电话不断,很多人打来电话询问详细信息,喜悦和关注之情溢于言表。每个农大人骨子里都注入了沉甸甸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这份责任让人感动和欣慰。
  我们应该对农大的未来充满信心。开学之初,我们看到了学校  “十三五”规划里对存在问题的剖析,听到了学校领导对面临挑战的解读。找出问题、直面问题,不遮掩、不回避,这是勇气,更是智慧。知不足而思进取,规划里的目标振奋人心,让所有人看到了学校发展的愿景,规划里的举措切中时弊,让各项工作都承担了深化改革的压力。带着愿景出发,背负压力前行,我们为这样的“路线图”点赞。
  实干才能绘就美好蓝图。成功路上,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执着,崇尚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徐剑波书记多次强调,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强调的就是一种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改革路上无坦途,困难在前,躲不开也绕不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勇气,机遇就只能在一次次的遗憾中擦肩而过,空留一声叹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奋起直追,往大了说,这叫敬业奉献、敢于当担,往小了讲,这叫本分,农大人的本分。
  未来可期,奔跑吧,农大,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