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组建”设施油桃“五好家庭”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5-14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高东升课题组历时20余年选育的系列设施油桃品种,具有好吃、好看、好栽、好运、好放等特点,非常适宜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大面积推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5月7日专家对“设施专用桃新品种选育”课题评价会上,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刘庆忠这样评价。
  据高东升介绍,山东省是全国开展果树设施生产最早的地区。截至2014年,全省有设施果树面积36万亩,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桃20.6万亩,已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成为山东省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据介绍,本次参加测试的品系为  ‘鲁油3号’、‘鲁油4号’和‘鲁油5号’油桃,3年生,日光温室栽培,株行距为0.8米×2.0米,采用“细柱型”整枝,常规管理。测试组从每个品系随机选取5株,测定每株树的果实数量,计算平均单株结果量;随机抽取30个果,计算平均单果重,折算每667平方米产量;采用折光仪法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测试结果显示,这三个品系的油桃平均单株结果67个,平均单果重153克,最大单果重211.9克,折合每667平方米产量为4297千克;可溶性固形物占13.8%。
  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研究员崔秀峰认为,新品种在日光温室栽培,4月下旬成熟,果实表现为硬度大、着色艳丽、甜度高的性状。特别是采用“细柱型”整枝、起垄栽培、适时早揭棚膜等技术措施,农民易学易会,具备了设施油桃好品种的基本特质,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山东省东平县邹城镇梁村,去年12月种植了一亩半大棚设施油桃,今年五一采收完毕,卖了5万块钱。在此帮包村的“第一书记”、泰安市工商局的王懋峰说,今年村里要搞200亩的设施油桃大棚,让全村的老百姓都从中受益。
  截至目前,高东升团队的设施油桃已有“鲁油”1至5号、“鲁蜜1号”、“春捷”等7个品种通过专家评价,它们共同组建起设施油桃的  “大家庭”,为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设施油桃种植,提供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