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的重要讲话在广大科研人员当中引起强烈反响。6月3日,记者采访了刚从北京参加两院院士大会回到学校的著名果树专家、中国工程院士院士束怀瑞。
谈起参加这次大会的感受,束院士兴奋地对记者说:“这次会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我们参会的同志都非常受鼓舞。”他向记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次重要的科技会议:1956年初,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出 “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的号召,全国出现“向科学进军”的新气象。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这次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强调了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为我们做好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
束怀瑞告诉记者,这次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也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刘延东副总理提出了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措施;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同志介绍了重视和加强科技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这次会议准备充分,中央对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层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非常了解,解决问题的措施也是十分具体、明确。听了这些报告,不仅让人感到振奋,也更加深刻认识到走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的重要性,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做到“追求真理、服务祖国、造福人民”。
束怀瑞对记者说,今后国家在科技投入、科研管理的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肯定会出台新政策,我们学校一定要抓住机遇,增强科研实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当务之急就是学习和深入领会这次会议的精神,统一认识。这次会上提出:“有多大担当就能成就多大事业,有多大责任就能有多大贡献。”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志还是从事科技管理的同志,都要敢于担当、强化责任,立足本职岗位,要有新理念、新设计、新举措。比如建设一流学科、建一流实验室,我们应如何发挥作用、需要具体抓什么环节、采取哪些措施?这次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专门开会,确定了八个方面的研究主题,我们如何参与这些主题?如何参与地方的建设任务?在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要做哪些工作?现在供给侧的改革,要靠技术创新,农业方面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缺水、新品种选育、土壤污染、过量施肥等,这些重大问题我们应该组织力量攻关。要加强学科交叉,要搭建好平台、组织好团队,努力在创新方面多出成果、多作贡献。我们还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关键,青年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要着眼未来,加大吸引和培养力度,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施展才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