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名学生都不掉队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6-25
 
  在从事教师工作十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用爱心教学,喜爱自己的岗位和课程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会用心去关注、关爱作为学校主体的每一位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本,满腔热情的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用爱心教学,首先要精心思考,备好每一节课,及时更新教学案例,激发每位学生的兴趣。在讲授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时,结合2013年底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的锦屏二级水电站的建设。首先利用该工程独特的2电站用一坝的奇妙之处吸引学生。锦屏二级水电站是利用一级电站的尾水,通过引水隧道借助隧道的落差300米发电。工程上少建了一个大坝,同时在距离山顶2500米深的地方钻洞  (同时建有世界上最深的暗物质实验室),存在着很多地质难题,很大的天然地应力引起的岩爆就是之一,这样学生们就对地应力、岩爆印象深刻。在讲述土坡稳定分析部分,结合目前南方的强降雨引发的滑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原先稳定的边坡会产生滑坡?地震过后的边坡失稳机制与降雨失稳机制有何差别?一步步引导学生由常识性的认识  (提问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再联系到已经学过的理论 (提问主动性不强的学生)最后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  (提问平时善于问问题的学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
  用爱心教学,其次在进行教学时应考虑如何定位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社会对大学生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考虑到,也是新形势下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不能把学生教成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培养成拔尖型、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型四型人才。引导不继续深造的学生多读工程技术的刊物,如《水利水电进展》,《岩土工程界》,《土工基础》等,学习理论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而不是死背理论,学会解决工程问题,学会工程中常用的理正岩土软件;引导善于钻研的学生多读学术性的刊物,知晓目前正在学习的理论的不完善之处,如《岩土工程学报》、《工程地质学报》、《Geotechnique》等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学会解决学术问题,学习科研上常用的  ADINA、ABAQUS、PLAXIS、FLAC等软件。让他们具备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育人重于教书,先成人再成才,只要人人学会自我学习,就不怕掌握不到知识。
  用爱心教学,再次在课程教学中重视概念原理的剖析,恰当运用有趣的比喻、故事和实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实行开放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使学生以学习为乐。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改善了枯燥的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何乐而不为呢?例如在讲到矿物一节时,强调其是在天然条件下形成的。如果以后买水晶、珍珠等项链饰品时,如果粒粒大小、色泽、圆润度不差分毫,则一定是人工制品,非天然品。再延伸到谈对象,如果近乎完人,则一定是伪装的。因为老祖宗的话:人无完人。但我们要努力追求完美!这就需要大家主动认真的学习。这就把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也就实现了从接受式学习到发现、探索式学习的转变,这样每个学生就会集中听讲并参与到教学中了。
  用爱心教学,需要改变以往以传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对学生的未来是有所裨益的。改变课后习题的解答方式,由老师主导改为学生主导。课前15分钟,安排学生(相对的好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不允许抄作业本上做好的),然后再由不同学生(所有学生兼顾)针对解答进行评判,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及闪光点,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听为主动参与,锻炼他们由死记知识点转为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温故而知新,使解答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牢固,把原来死记硬背得来的易忘的知识变成了自身认知体系的一部分了。
  以爱心教学,最后还得归结到课程考核上,考试只是其中的一种。为了使学生尽最大可能掌握知识,平时成绩的统计就采用了多种形式,例如:课堂考勤、课堂测验、课堂问答、按时完成作业、杜绝抄袭,试验操作、试验报告等,在平时成绩的基础上再根据卷面质量和考核点给出成绩。对于一些老学生(留级的),第一次课后单独留下来,由公益动画“FAMILY”入手,提醒他们长大应承担的家庭、社会层面的责任和义务,眼下首要的责任就是认真学习,顺利毕业,以后课间空经常与他们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堂的提问,老问题一般是提问老学生,启发性的问题提问善于思考的学生,上节课讲的内容回忆由中间的学生回答。对于课堂测验、实验操作、试验报告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注意语气和态度,多用理解、鼓励、宽容而不是一味地批评),鞭策他们及时解决,不积攒问题,这样即使平时成绩不理想也能使卷面成绩差强人意,争取每一名学生都不掉队。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要努力就会出色。老师用爱心教学,就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具备了夯实的知识基础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敢为天下先,就能在未来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把在学校学到的为人和知识能力综合应用,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