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成果获国际专利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9-03
 
  近日,由我校崔治中教授主持申请的国际专利《一株重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病毒SC9-1株的构建和应用》获得授权,实现了我校国际专利零的突破,为我国养禽业预防肿瘤性疾病增添了新的防护盾牌。
  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病。这种病毒可经空气传播,传染力很强,导致被感染的鸡生长肿瘤和死亡,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美国农业部2005年年报报道,全球每年因该病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亿美元。仅在美国每年由于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6亿美元。根据资料显示,2003年前后我国每年由于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亿元。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马立克氏病都是国内外最受重视的鸡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疫苗的使用,该病的流行与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我国所使用的马立克氏病疫苗种毒均来自于国外,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马立克氏病疫苗成为马立克氏病防控研究的重要课题。
  崔治中教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从事马立克氏病的相关研究,在基础理论、防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1年,崔治中教授团队在国内外首次从鸡体内分离到整合有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LTR基因的重组野毒株,并利用世界领先的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构建了该毒株的感染性克隆,敲除了该病毒的肿瘤基因。多次实验证实,构建的肿瘤基因缺失株SC9-1株和SC9-2株对鸡抵御马立克氏病毒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成为疫苗的最佳候选毒株。2012年1月,崔治中教授团队代表学校与中崇信诺生物制药泰州有限公司、北京翎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马立克氏病疫苗研发合作协议书;2014年12月,我校与北京翎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生产销售协议,合同总金额达1600万元。
  该研究跨度达十几年,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项目的资助。这项研究成果投入生产,成为基础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