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肥国际标准采用中国方案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9-03
 
  8月25日,“控释肥料国际标准颁布实施研讨会”在京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由我校张民教授主持起草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近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在会上指出,由我国主导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在控释肥料领域有了国际话语权,有利于提升化肥行业国际竞争力;也标志着我国在控释肥技术开发与应用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控释肥具有营养释放均衡、省工、利于环保等优点,是肥料产业的发展方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生产控释肥,但由于价格较高等原因,国外控释肥主要用于花卉等高档植物。
  1996年,张民率领团队开始了我国的控释肥研究。他们对控释肥包膜材料配方、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检验测试方法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创造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核心技术。该团队先后发表高水平论文240余篇,获发明专利50余项,获省以上科技奖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专利奖3项。
  2004年,张民团队将成果转让给金正大集团,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并带动我国控释肥产业迅猛发展,使我国控释肥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后来我校与金正大等企业、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缓控释肥技术2011年被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目前已用于小麦玉米等三十多种农作物的大田生产,累计推广1.8亿亩。金正大集团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控释肥生产企业,并在今年相继收购了欧洲控释肥业巨头荷兰EKOMPANY公司和德国COMPO公司(康朴公司),为实现肥料产业走出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控释肥研究初期,张民就十分重视产品标准制定。为保证小试、中试、扩大生产和产业化产品的质量与国际接轨,1999年他主持起草制定了《自控缓释肥》企业标准。以此为基础,国家有关部门2007年颁布《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2009年颁布《缓释肥料》国家标准、2011年又颁布《控释肥料》行业标准。2012年,在上海化工研究院、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议和组织领导下,张民主持起草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并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专家反复讨论磋商和技术委员会成员国多轮投票,由中国专家主导起草的这个国际标准终获通过并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