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创新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9-24
 

张民在控释肥国际标准颁布研讨会上介绍研究情况

张民(左二)在温室观察施肥效果


  今年4月15日,由我校张民教授主持起草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  “控释肥料国际标准颁布实施研讨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说:“由我国主导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控释肥领域具有国际话语权,有利于提升化肥产业国际竞争力;也标志着在这些产品和技术开发与应用上,我们完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的控释肥从研究起步到国际领先正好走过了20年路程,20年来我们是怎样用科技创新一步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占领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记者采访了第一个把控释肥引进中国的著名土壤肥料专家张民教授。

“一定要造出中国的控释肥”


  1994年,张民来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在研究不同种类肥料对柑橘生长的影响时,用的复混肥、液体肥料,还有控释肥。当时国内肥料主要是尿素、二铵等,复合肥才刚开始用,绝大多数人没听说过控释肥。张民也是第一次接触控释肥。通过试验,他发现这种肥料有三大优势:一是省工,复合肥一年要用3次,液体肥料要用15至20次,而控释肥只用一次。二是肥效高,其利用率是普通肥料的2至3倍,用于柑橘,在产量上与其他肥料几乎一致,但品质上明显优于其他肥料。最大优点是对环境影响小,其他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容易随灌溉和降雨淋溶到地下水中,而控释肥的营养物质大多被作物吸收,对地下水几乎没有影响。
  美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控释肥,七十年代用于生产,但由于价格高等原因,它主要用于花卉等高档植物,很少用于大田作物。一瓶250克左右的控释肥在超市大约要5美元,在人们眼中它是“贵族肥料”。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化肥生产和消费国,但化肥利用率却只有30%左右,是发达国家一半。过量、不合理使用化肥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巨大的差距让张民产生强烈责任感。他说:“如果我们能在大田里都用上控释肥,那对生产和环境的贡献该有多大!”
  控释肥技术的关键在于肥料表面包的那一层膜,肥料可以从膜中慢慢释出。但要想了解这项技术的配方、工艺等却非常困难。有一次张民到一家肥料企业参观,想到车间看看,被婉言拒绝。这让他认识到,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创造。
  1996年6月,张民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当时,导师还想留他继续工作,而他回国的态度十分坚决:“我要回去造中国的控释肥。”

潜心钻研克难关

     1996年6月15日,张民回到了山东农大。6月20日,学校接到了申报国家“948”项目的通知,张民立即写出控释肥研究申请报告上交农业部。年底,项目获得批准:期限三年,经费10万美元。
  “948”计划是国家实施的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用10万美元能把国外技术引进来吗?农业部分管项目的专家和领导向张民提出这个问题。张民回答:“买控释肥技术专利要花1000万元,这笔经费当然不够。我们的目的是自己创新技术,让控释肥广泛推广与应用。”
  研究肥料控释技术,需要化工、材料、机械等多学科知识,远远超出了张民土壤营养研究的专业范畴。但张民不怕困难,他肯钻研,认真扎实,认准的事一定要干好。
  为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张民查阅相关专业书籍、资料,到有关化工研究所、高校、企业向专家请教,边学习、边试验。刚开始研究,条件非常艰苦。学校科研用房紧张没有实验室,他就把办公楼上一个废弃的厕所改造成简单实验室。做包膜试验需要的小型流化床市场上买不到,他就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简易流化床,每小时能生产包膜肥料300克。
  控释肥的包膜材料既要“封住”肥料又不能  “封死”肥料,对配方、工艺有很高要求。膜材料主要成分是树脂,张民买来聚乙烯等几十种树脂材料,加热熔解,尝试添加各种辅料,包到肥料上,然后测定养分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渗透的数据。一开始的试验很不顺利,涂的膜有厚有薄,有的粘在一起,有的透性强、有的透性差。经过几千次试验,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配方和技术,产品终于达到美国、日本等同样肥料的标准。
  生产控释肥还必须考虑成本。张民一开始做试验用的树脂是从市场上买来的聚乙烯颗粒等,成本较高。后来他突发灵感:蔬菜大棚每年有大量废弃的棚膜,还有废弃的泡沫包装箱等,这不都是很好的膜材料吗?以聚乙烯为例,买一吨新原料要2万元,而回收一吨仅用5000元。把这些废物回收利用,既减少白色污染,也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与新买的材料相比,这些“废品”渗透性更优,需添加的辅料少,还更容易降解。张民团队在包膜技术也上不断改进,他们的硫加树脂包膜,1000公斤肥料只用3公斤树脂膜,达到3‰。刚开始时,热塑性树脂包膜的溶剂回收率只有80%,他们一步步改进工艺,使回收率提高到99%以上。由于工艺先进,他们研发的控释肥产品价格只有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张民还经常深入田间研究分析肥料的养分利用率,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他的目标是要让肥料的养分释放与作物的生长需求一致,达到最佳施用效果。
  张民日以继夜地工作,除了上课,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控释肥研究中。早晨8点他就到实验室,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多大楼关门才回家。他家离办公室不到10分钟路程,可他为节省时间,午饭、晚饭经常到学生餐厅吃,有时找人把饭送到实验室。很多有机溶剂是可燃的,有相当危险性。为找到可靠的溶剂,他反复挑选试验,有一次不慎着火,把手烧伤了。和张民在一起的年轻教师感动地说:“张老师干活像拼命,看着让人心疼。”
  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张民率领研究团队用三年时间攻克一个个难关,研制成功符合生产要求的系列控释肥产品。1999年8月,张民主持完成的“自控缓释肥制作技术及控释机理的研究”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与鉴定。这是我国控释肥研制方面的第一个成果。

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发展

    张民说:“我们的成果一定要瞄准产业化需要。”包膜肥料的配方、工艺确定后,他就考虑把试验放大。2001年,张民申请到跨越计划项目  “包膜控释肥料的中试与示范”。课题组租用了一个厂房,开始了控释肥的中试。中试要用更大的流化床,张民到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参观时看好了一个德国的流化床,但一打听价格,要40万欧元,根本买不起。于是他下决心自己做,他与国内几家机械设备厂合作,研制出一套集日产300公斤的包膜流化床、加热反应釜、恒温气流加热器以及溶剂回收等设备于一体的控释肥生产装置,这台设备当时只用了20万元人民币。设备安装调试是在7月份,张民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吃住在工厂,没白没黒地干,炎热酷暑和蚊虫叮咬难以忍受,但大家硬是坚持下来。经过一个多月努力,终于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为了检验生产的控释肥效果,张民通过贸易公司将生产的约20吨中试产品试着销往德国、荷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结果这些样品销售一空,贸易公司要求继续加大订货量。尽管当时生产能力达不到更多产量的要求,但这让张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2002年12月,全国新型肥料学术交流会在深圳举行,会上张民介绍了研发控释肥的情况。报告刚结束,金正大公司总经理万连步就找到他,希望双方开展合作。
  金正大公司成立于  1998年,当时只是一家年产20万吨复合肥的企业。但张民没有嫌弃企业规模小,他更看重的是企业的合作诚意和发展潜力。金正大公司总经理万连步是一位尊重科学、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他到学校的中试车间考察,虽然厂房和设备简陋,但他却看到了产品潜在的技术含金量和市场前景。当时听说企业要买控释肥成果,有人劝万总:“这技术白给都不要,美国发展了几十年,也只用于花卉,买下这个成果,产品销不出去,企业不得赔钱吗?”但万总没有动摇,他相信张民教授,相信控释肥能给企业带来美好的明天。
  2004年11月,金正大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实施许可合同,金正大出资800万元引进山东农大控释肥研究的核心技术。控释肥产业化的大幕正式拉开。
  合作协议签订后,金正大决定上一条控释肥工业扩大性生产线,并且要在2005年春节过后就开始试生产。张民立即带领团队到企业安装设备。由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这又是一个考验,张民团队和企业技术人员昼夜不停地调试、研究,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经过近2个月的奋战,终于在除夕前一天完成了安装调试任务。张民回到家中,过了一个几年来最轻松愉快的春节。
  张民率领研究团队与企业合作,创新了热塑性树脂包膜、热固性树脂包膜、硫加树脂包膜、秸秆液化改性树脂包膜、多层复合树脂包膜等五套核心技术工艺,以及大规模控释肥工业生产装备与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为控释肥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2006年3月4日,金正大公司第一条年产30万吨的缓控释肥生产线建成投产。目前金正大集团缓控释肥产能已达到18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2016年金正大相继收购了欧洲控释肥业的巨头荷兰EKOMPANYAGROB.V.公司和德国的CompoGmbH(康朴)公司,为实现肥料产业走出去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也不断提高,山东农大与金正大等企业、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研发平台。先后完成课题6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60余篇;获发明专利190余项;获省级以上的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专利奖3项。缓控释肥施用技术2011年被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目前已累计示范推广1.8亿亩,用于小麦、玉米、果树等三十多种农作物。被视为“贵族肥料”的控释肥在我国已广泛用于大田生产。
  谈到今后的研究,张民介绍说,现在正申报“十三五”研究课题,下一步要让控释肥具有多种功能,可以与保水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促进作物生长和抗逆;还可以与抗病菌剂或生防制剂结合,减少农药使用等等。他表示:“我们要用创新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让中国农业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