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9日,第三届规模化羊场健康养殖及疾病控制新技术培训及高峰论坛在泰安召开,“种牛羊场布病、结核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示范与推广”
启动会及培训班、“牛羊布病和结核病净化技术(澳大利亚培训班)继续教育”同时举办。
国内著名学者及国家、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羊产业创新团队专家与来自10多个省市动物疫控系统技术人员、规模化羊场、国内动物保健与制药企业的280余名代表汇聚泰山脚下,共同研讨国内羊产业疾病控制、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等问题。
论坛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羊产业创新团队、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生物制品和动物药品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山东省羊产业创新团队疫病控制岗位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朱瑞良教授团队组织。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戴文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于力,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员丁家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郭爱珍,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中华、王建民、朱瑞良,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胡莉萍,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江杰元,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研究员沈志强以及企业技术负责人等十四位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在每个报告结束后,参会代表针对有关生产问题现场提问,和报告人互动交流。
专家们探讨了人兽共患病有效控制及其净化,反刍动物重要疫病流行现状、特点及其防控体系,规模化羊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实施方案、寄生虫病的有效防控、普通病与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现状及治疗方案,反刍动物用药物、疫苗、饲料及诊断试剂的现状及其动向,规模化养羊业的发展前景及风险分析等方面的问题,介绍各自的研究成果。
专家们认为,我国羊的规模化养殖还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饲养水平较低,在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规模化羊场建设应结合本地自然气候和生态条件,对羊场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在羊的寄生虫病、布鲁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羊口疮等常见疫病防控中,建议养殖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防止细菌、病毒、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入侵羊的机体,并做好不同时期的疫苗免疫接种,对于发病羊只,要及时诊断、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尽量减少损失。专家们还建议养殖场要坚持羊的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和科学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