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我校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具有多年办学历史的优势传统专业,2000年该专业被学校批准为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首批特色专业;2012年依托该专业设立的成人高等教育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山东省品牌专业;2013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15年被批准为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目前,该专业即将迎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认证现场考查。
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2000年,水利水电专业借助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之际,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确立了“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主,兼顾农田水利工程”两个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该专业依托学校农业学科的优势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针对全球水资源不足,实施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山东省及北方地区的实际,学院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并咨询了水利行业企业的专家,在2015年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中,明确提出了“能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及农田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使专业培养目标既符合专业要求,又具有地方特色。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支撑。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及水利补充标准中规定的课程及课程比例;二是课程设置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三是体现专业特色。经过广泛讨论,并咨询了水利行业专家意见,学院构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专业方向教育”、“拓展教育”4个培养平台 (模块)设置课程。其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5.2%,工程及相关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45.1%,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0.6%,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9.1%。新构建的课程体系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所规定的各类课程学分要求及水利类补充标准的课程设置要求。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院开展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及教学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运用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并重,使学生自觉进行知识探索、查阅搜索文献与研究活动,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2)探索视频教学、Moocs以及校企结合课堂教学等模式,提升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3)改革与上述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考试形式与考试方法等。为了更好的研究和探索,在具体实践中设立了相应的研究课题,例如“视频教学在专业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以“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水泵与泵站”实验教学为例,研究课堂与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视频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主要研究视频教学的内容、时间、授课形式等。“校企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以校企合作编写与讲授的建筑材料、水利工程施工等13门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途径之一———校企合作课堂授课,研究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学时等。“水工建筑物Moocs教学研究”课题,以“水工建筑物”专业课为例,研究Moocs的制作与应用,包括 Moocs的内容、Moocs的实践等。2016年4月26日,学院邀请了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三部三公司经理王猛猛讲授了 “建筑材料”课程4学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教学条件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多年来,学校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2014年,学校新建的7000平方米的“水工与结构”实验大楼,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实验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此外,学院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围绕教学条件提高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争取到山东省财政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2006年争取到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2007~2013年连续三期申请到了“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中心建设项目”、2015年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学院充分利用这些项目资金补充、更新、完善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验室仪器与设备,确保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出率及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还搭建了水利学科研究平台,提高了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院注重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在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等设计、施工、管理单位建立了8家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承担本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培养是水利水电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院规定水电专业新进教师必须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或运行管理等单位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工程实践锻炼,并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学。对水电专业新进的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学院为他们每人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对新进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为期一年。目前,水电专业有2名教师到国内外大学进修,2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0名中青年教师到工程单位得到了实践锻炼。另外,学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活动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有 “工程力学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山东省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山东省特色课程6门;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基础力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名。
为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学院于2015年9月申请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成果导向(OBE)———教学设计”的教育理念和“质量持续改进”的持续改进机制。2016年11月23至25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专家将到学校进行认证现场考查。目前学校、学院及全体专业课教师正在积极准备,迎接专家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