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水土学院针对青年教师基数大、学历层次普遍较高的现实,重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其快速成长,使其尽快成为学院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带动学院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水土学院现有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53名,占学院专任教师总量的54.6%。为了快速提升学院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水土学院实施了青年教师提升计划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青年教师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使其研究方向与学院现有或规划的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并适当兼顾大学生实践创新工作。入选该计划的青年教师每人资助 10000元,可在现有科研平台的基础上,适当补充小型仪器设备或基本实验材料等。2015年至今,学院共有38名青年教师入选了该计划。目前,入选该计划的青年教师正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开展工作。
青年教师提升计划的实施,全面带动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是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比,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非常欠缺,上课内容空洞。通过实施青年教师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研究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而不是枯燥地讲授一些固定的原理和规则。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情景的差距。学生也能够从实际场景出发,设想可能遇到的多种问题,从而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的青年教师以项目研究问题为导向,在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意识,探讨、回答和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这种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不但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是提高了科研水平。青年教师以提升计划项目为契机,夯实了研究基础,提高了科研热情和积极性。以项目的前期研究内容为基础,多名教师申报了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并获得了资助。青年教师姜瑞雪在项目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第一作者在 JournalofEnvi鄄ronmental Management、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Envi鄄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等国外权威刊物发表SCI论文6篇,申报的2016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均获得立项。目前,学院青年教师中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和山东省自然学科基金等在内的20多项课题。另外,多名教师结合社会需求,积极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对接,承担了多项横向课题,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提高了业务水平。
三是带动了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是学院的办学目标之一,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以建成的 “水利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为平台,以青年教师提升计划项目为纽带,再加上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以及SRT项目等,形成了多层次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支撑体系。学院学生每年参加多项学科竞赛,包括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等层次,覆盖了学院的所有学科。截止2016年10月底,青年教师提升计划项目负责人所指导的创新团队获得了包括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竞赛二等奖等国家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励66次。通过参加实践创新活动,学生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知识分析、设计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