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老师不在学校,先跟您说一声对不起,但这件事情闷在心里很压抑,快无心学习了,希望老师能理解。”微信里弹出的这段话让沉浸在校庆喜悦中的我有些不安,这个在我印象中文静乖巧的学生想对我说些什么呢。
“没关系的,有什么话尽管跟老师说。”给小W发完这条信息,我便匆匆赶往办公室。
“我觉得今年经济困难生的测评标准对成绩太过看重,好像是在变相发放奖学金。如果经济困难生的定义仅仅是学习好的话,那干脆叫奖学金好了。”看到小W发过来的这段话,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每年评定奖助学金时,学生都会对评定细则和标准有不同的看法。
“感谢你这么信任老师,虽然我没有参与此次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但是我个人对助学金评定有几点看法与你交流探讨。”我不停地在纸上写着自己的思路。
“助学金评定关乎每位经济困难生的切身利益,目的是让每一位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但是家庭经济困难不是申请助学金的唯一条件。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在同等申请条件下,优先考虑学习成绩好的经济困难学生,也是为了鼓励经济困难生重视学习。”
“老师,这我都能理解,但是大学考试成绩有多少是依靠自己学习的,好多都是作弊得来的吧?”小W的情绪有些激动,偏激的话语里面带着失落。
“不可否认在考试中,确实存在极个别学生存有侥幸心理,靠投机取巧来提高自己的成绩且没有被发现,但是小概率事件并不能否定助学金评定标准中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视,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我知道也有很多同学是靠真实力取得的优异成绩。妈妈经常告诉我,还是自己学得不好,不然别人再作弊也不会比我成绩好。其实我并不是为了必须拿到助学金,也明白助学金只能解决一时的难处,今后还得靠自己。我会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小W渐渐平静下来,让我倍感欣慰。
小W的疑惑让我想到了学生助学金评选引发的大学生诚信危机、经济困难生对助学金过度的依赖和自尊心挫败等问题。助学金的设立是为激励与帮助那些努力进取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真正要实现这一目的,还需要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倍加用心。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助学金评定制度,对于评定原则、评定细则、评定过程都要反复研究,最终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确保助学金评选过程的规范性;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助学金的评定原则和标准,并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到骗领助学金是一种为人所耻的不道德行为。同时,要对申领助学金的不诚信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和惩处,让学生意识到失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另外,要畅通反馈机制与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助学金发放评定中的需求与问题,解决学生的疑虑与困惑,避免矛盾激化。
经济困难生是我们平时的重点关注对象,在开展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工作时不仅要保证给予物质帮助,更要关注经济困难生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况,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经济困难,理性看待助学金等资助。让经济困难生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挫折,不做精神上的懦夫,这是我们学生工作人员要做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