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在专业上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11-27
 
  不遗余力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头等大事,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只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得到充分保障,才能确保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工科专业教育认证不但是专业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外部教学质量保障,更是推动专业不断改进提升,形成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走好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与国际社会形成同频共振,将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在专业上的重要举措。
  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证,是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进行认证的第一批专业,也是我校工科教育专业认证的第一个专业,对我校探索新的专业建设方式,明确新的专业建设方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专业包含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教学要素,还需要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实验仪器设备等硬件支撑,更是教学师资和教学经费投入使用和一切投入发挥教学效益、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基础平台。专业认证正是基于学生的学习产出,回溯式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使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使各支撑条件发挥最大作用,将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在专业上的最有效保证。
专业认证专家具有较高的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代表着行业领域学术发展的较高水平,对专业培养要素、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反馈改进机制的判断有着独到的见解,专家的意见对于学校进行专业论证、认清专业主流、凝练专业特色、开阔专业建设眼界以及调整人才培养思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认证反馈意见需要在认证通过的有效期内进行有效改进,并在下一轮的认证中再提出新的专业诊断,给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发展上升的空间,对于确保专业发展方向,将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在专业上,具有重大意义。
  工科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专业认证的第一个学科,教育部评估中心正在试点认证农学学科等其他学科,专业认证作为国家“五位一体”外部质量保证体制的核心要件,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各学科铺开。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证为学校其他专业的认证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校89个专业通过外部质量保障体制,推动各专业建立独具特色的专业改进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时不我待,我们要携起手来,抢抓机遇,未雨绸缪,参照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认证规则,进行专业提升与改造,以实际行动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坚实地落脚在专业上,为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人才,提升学校办学地位,促进教学大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