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农”而生,向“农”而兴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11-27
 
  为农业大国培养人才,离不开农林院校,可是不少农林院校都面临过招生和发展的尴尬。即便今天,不少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遇到“农”字头院校也会迟疑一下。
  曾经因“农”而困,现在因“农”而生,向“农”而兴。坐落在泰山脚下的山东农业大学,这些年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在服务  “三农”中找准定位、壮大自身的路。
  小城市里办大学,区位、人才都没优势。“我们要到田间地头去找优势,要在服务‘三农’中发现大课题,实现大突破。”山东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温孚江说。一代代师生的不懈探索,换来了累累硕果。李晴祺、包文翊课题组耗时26年,从上百种小麦种质基因中选取3个亲本,育成被农学界誉为“功勋种质”的“矮孟牛”,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累计推广面积4.58亿亩,增产小麦158亿公斤;由崔治中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创立的无疫苗预防疫病的防控新模式,已在我国65%的祖代白羽肉鸡和60%的祖代蛋鸡推广应用……一串串农学成果,是干出来的,也是跑出来的。
“农业大学与‘农’字分不开,在实验室里做科研,在田间地头搞研究,脚踏实地、崇尚实干,才有这样的成绩。”山东农大党委副书记车先礼说。该校科技处处长米庆华说,在小麦、玉米、花生、畜禽等11个产业和领域,学校均曾获得国家大奖。
  服务“三农”,也赢得了农民的口碑。连续两年摘得山东省“粮王”桂冠的临邑县种粮大户魏德东说:“多亏了山东农大董树亭教授的指导。”肥城市设施油桃种植大户石振利说:“是高东升教授让我走上了致富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增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等部级平台9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9项,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9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在山东农大,有句话师生们耳熟能详:“一只脚在校内,一只脚在校外。”注重实践教学,成了山东农大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曾提出本科教育“三段培养”模式,即把本科教学分为课堂教学、校内试验和校外实践3个阶段,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培养模式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三田两地一课堂”是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更形象说法。“在一、二年级设立认知田,学生亲手种植各类作物,观察记载,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科研田提供专业课教学材料和现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三年级设立攻关田,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加上课程教学基地、毕业实习基地,以及以科技创新项目为主的第二课堂,做到有机衔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和科研竞争力。
  学生们的成绩与表现也不错:近3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等各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300余项;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截至目前,山东农大已连续17年承包山东省农林水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素质高、能力强、定位准、接地气”,这是不少用人单位对山东农大学生的评价。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23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