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承前续往启新程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12-31
 
  当我们还在慨叹时光飞逝的时候,2016年又悄然而过。在这个学校“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学校建校110周年里,我们认真盘点一年来的工作,其中不乏令人满意的成绩,也有激动人心的惊喜和亮点。从总体上说,通过全校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十三五”规划开局良好,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经过集思广义和科学论证,学校编制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方案。各个部门编制出台规划的具体落实方案,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具体举措,各学院制定各自发展规划,落实一院一册,实现了规划的同步推进。从一年来的工作运行看,全校教职工以十三五规划为引领,发扬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了规划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配合“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学校出台了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规划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改革又为规划的落实提供保障,两者互为条件、互相支持。一年来,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在校院两级管理、教学、科研、人事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先期探索,出台了一批重要制度,努力破解发展瓶颈,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以“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为引领,2016年学校各项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同时,在这个学校110周年的特殊年份,学校组织开展了校庆工作。110年既是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值得珍视、值得纪念,同时,这又是我们继往开来、加快发展的新起点。学校从校庆的定位上,就明确要突出学术、突出文化、突出师生、突出校友。整个校庆工作,不搞形式主义,杜绝铺张浪费,各项活动既隆重热烈,又简朴大方,活动丰富、成果丰硕,通过活动的举办,切实达到了总结历史、展示文化、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荣誉感、自豪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提起成绩,我们总能够如数家珍。然而,更加需要引起我们正视的,是在前进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比如,与国内985、211高校相比,我们的差距拉大了;与同级别高校和省属高校相比,我们的优势不明显或失去了优势;从学校发展的速度来看,我们前进的脚步有些慢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形势发展的要求总是如此。当我们认为自己在进步,当我们在为取得点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不妨走出学校,看其他学校进步的幅度,看其他学校取得的成绩,只有跳出农大看农大,才能意识到我们的相对落后,我们的头脑才能始终保持清醒。
  落后并不可怕,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落后,看不到问题,可怕的是身处危机却感受不到危机,正如徐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校“实施十三五规划建设高水平大学推进会”上所言,“我们必须要解决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的问题。”作为农大人,质朴厚德、实干奋进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品质,相信我们会在2017乃至今后发展中会永远保持不服输的精神,永远保持不懈进取的劲头,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全力争取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
  2016年,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余松烈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作为山东农业大学教师队伍的杰出代表,他那于家为国的爱国情怀、崇高的人格魅力、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他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突出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要以余院士为榜样,积极主动投身学校改革发展,在推进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