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广华先生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4-08
 

  本报3月31日刊登的田奇卓教授撰写的怀念著名植物生理学家郑广华先生的文章  《枫叶飘落香如故》,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称赞这篇文章写出了郑先生的风采和精神,建议进一步宣传、弘扬郑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把农大精神发扬光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教授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对郑先生的印象:“郑老师虽没有直接教过我,但在五十年代很多领导、老师都听过他的课,我也是听他课深受感染的人之一。他讲课语言抑扬顿挫、内容条理清晰,真是吸引人,那有板有眼的样子现在还历历在目,他是我们学校讲课数得着的几个好老师之一,郑老师是个在教学上很下工夫的人。在科研上郑老师对我也有很大帮助,他制作了很多测光合的仪器,我们当时研究果树叶功能、测光合,就用了他的仪器。郑老师最为宝贵的是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他把植物生理研究与栽培学紧密结合,开创了栽培生理学方向,这对后来的小麦和其他作物高产栽培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和发扬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紧紧围绕生产需要确立科研方向,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小麦育种专家、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李晴祺教授一口气读了两遍这篇回忆文章,并当晚给作者田奇卓老师打电话,称赞这篇文章写得好。第二天他又给本报记者打电话,十分激动地谈了读这篇文章后的感想和对郑老师的印象。他说:“这篇文章充满感情,写出了郑老师的精神,也勾起了我们对郑老师的回忆。因为同是搞小麦研究,我和郑先生接触很多。虽然他搞栽培生理、我做育种,但对他的学术观点和为人处事都非常钦佩。我在五十年代就听过他的课,他讲课思路清晰,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六十年代,我和郑老师都是学校、山东省和全国的群英会代表,我们一起到济南、北京开表彰会,我对他栽培生理的学术观点有了更多了解,他创立栽培生理学科,这在农业科研上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1975年,全国第一届小麦育种协作会在延安召开,郑老师虽是搞栽培研究的,但也被邀请到会上讲课,用生理学的观点分析小麦育种,深入探讨塑造合理的小麦株型和良种良法配套的重要性,让与会者深受启发。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延安期间我们一起参观杨家岭等革命圣地旧址,郑老师听得十分认真,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领导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建立新中国的斗争历史让他深受感动。他是一位爱国家、爱事业的优秀知识分子。郑老师在学术上有重要贡献,他深刻阐述了向阳光要粮的生理基础,以及高产与群体的辩证关系,这对小麦高产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七十年代,我们在农场的小麦科研试验田里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那时他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但却和年轻教师一起在田间做试验,一丝不苟。这种扎扎实实的工作精神,非常令人敬佩。对他来说,可以不要岗位、不要名利、不要教授职称,但却把工作和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种精神境界少人企及、令人敬仰。可以说,他的优良作风和治学精神是农大校园文化和优良传统的一块重要压舱石;他也是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的一颗灿烂明珠,是科学研究领域勇于创新的楷模。”
  植物生理专家、原校长邹琦教授对记者说:“田老师这篇文章写得真实感人,对于文中讲述的故事我们都有同样深切感受。我和郑先生共事多年,得到他的教诲,对他的学术、为人都十分敬佩。像他这样有影响的专家本来可以晚几年退休,但他到了年龄就主动退休。他是为了给年轻教师腾出位置,让他们尽快成长,这种思想境界和情怀难能可贵。郑先生虽然从岗位上退休了,但他在工作上却退而不休,一直坚持搞科研到生命的最后,这种对工作的执著精神非常令人感动和钦佩。郑先生在生活上十分简朴,但学术上却一丝不苟。文章中提到的反复核对试验数据的例子就很能反映他这种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这和现在少数人浮夸、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郑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年了,但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仍然要大力弘扬和倡导。”
  原学校党委书记李毓椿谈起郑先生也充满感动:“在大农学和植保系工作的时候与郑老师有过多次交往,对他十分敬佩。去他家时经常看到桌上放着麦穗和书本,逢年过节也是这样,在他的眼里没有节假日,他一直在工作,这种对事业孜孜以求的工作精神令我们深受感动。他非常善于钻研,为了搞研究,自己制作了许多简易有效的仪器,为很多人的科研提供了帮助。今天我们缅怀郑老师,要学习和发扬他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满腔热情的工作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谈起郑先生,小麦专家亓新华教授对记者说:“在上学时郑老师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导学生做田间试验,组织我们成立研究小组,引导学生接触生产,培养专业兴趣,这对我后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工作以后,和郑老师经常在一起,最令我感动的是七十年代他在农场搞科研,和我们一样住在那里。他不光是指导科研,而是亲自干,和我们一起冒着暑热做田间试验,有时都光着膀子在地里工作。那时农场的条件十分艰苦,他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郑老师的平易近人不仅体现在平时待人和蔼可亲,更体现在学术倡导平等自由,他喜欢别人发表不同意见,喜欢和大家一起探讨问题,从不摆专家、老师的架子,我也常和他探讨、甚至辩论,只要讲得有道理,他都十分高兴。郑老师的学风、精神令人感动、令人敬佩,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小麦专家刘殿英教授对记者说:“田老师的文章又让我回忆起郑先生的风采。上学时,我们最喜欢听他和丁巨波老师的课,他讲课认真、充满激情,而且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非常吸引学生。我刚工作讲课时看到有学生在下面不认真听课,情绪会受到影响,为此我向郑老师请教。郑老师告诉我,不论学生怎样,当老师的一定要在课堂上把握主动,不能有不良情绪,要一直保持饱满的激情。老师的话我一直牢记,后来就注意在课堂上调整自己的情绪,充满激情地上课。六七十年代的科研条件很差,但郑老师却能克服困难自己研究制作仪器,这种工作精神也让我深受教育。后来我们搞小麦根系活力研究,研究中遇到困难,就以郑老师为榜样鼓励自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今天虽然科研条件好了,但仍要学习发扬郑老师那种钻研探索精神,那种认真执著的工作态度,不断攀登新高峰、创造新业绩。”
  农学院博士研究生邢丕一对记者说:“虽然未曾与郑先生谋面、未得到他的教诲,但看了这篇文章深受教育和感动,我为农大有这样优秀的老师而感到自豪。郑先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永远是我们的榜样,今后要在科研上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在生活中踏踏实实,努力像他那样工作、创新,成为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