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院科研反哺教学现成效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6-03
 
  在前不久的 《文献检索和实践》课上,化学学院朱树华教授以自己发表的“农产品果实保鲜”方面文章为模板,向应化专业大一学生讲述科技论文写作方法。“这是我课题的研究成果,讲起来言之有物,还能把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乐意学,我讲起来也带劲,课下不少学生找我,希望到实验室帮忙。”朱树华高兴地说。
  化学学院有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和朱树华一样,结合教学内容,融入自己的科研经历和研究成果。
  “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结合可以让我校学生知道化学课程知识解决哪些科研问题,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及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用处,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课。”院长尹洪宗说,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在农业和生命科学方面的传统优势,鼓励教师组建团队开展研究,让他们到国内外知名实验室进修,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使学院在科研产出方面捷报频传,让科研反哺教学成为现实。
  近年来,教师们围绕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化学层面开展创新研究,形成了农业分析化学与检测技术、农用化学品合成与制剂、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新能源、功能材料与高分子加工、化学工程与分离技术五大科研特色与优势,成为学校农业与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五年来教师在《化学通讯》《分析化学》等化学类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7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达50篇,还申请国家专利27项,授权14项。
  学院也涌现出了以尹洪宗、艾仕云、周杰、姜林、兰孝征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培养了朱树华、徐静、殷焕顺、范海、李培强、李艳、陆盘芳等一批后起之秀。他们潜心于液态碳质燃料制备、动植物生长调控因子检测与农林废弃物转化利用、果实调控及保鲜储藏、新型农药创制、相变储热材料等方向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也成为课堂教学中鲜活的案例。
  艾仕云教授为学生上 《化学进展》课程时,向学生讲解自己在“农林生物质高效利用”研究项目中取得的成果,如利用气凝胶做杀虫剂、重金属吸附剂,以及生物碳、水凝胶的用处等。“化肥、农药、农产品深加工、基因农业等研究都离不开化学创新,我们在上课时,把这些交叉研究的成果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也认识到化学是农业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
教师们还给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体会与经历,帮助他们理解记忆所学知识,也让今后从事科研的学生少走弯路。徐静副教授一直从事生物全降解地膜方面的研究,在课堂上讲熔融指数时,总会向讲起学生自己制超薄地膜的失败经历。徐静经常说,教师结合教学讲科研成果,也是梳理自己研究思路的过程,还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化学学院教师除了为本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上课外,还承担着全校9个学院33个本科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在为教师排课时,学院也结合他们的研究方向,为他们分配有关学院的化学基础课,或本学院的化学专业课程。
  如今,化学学院学生的学术表现也经常为老师们带来惊喜。自2011年起,学院每年都有一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被评为省优秀学士论文。学院20余名研究生撰写的科研文章每年有三四十篇被SCI收录,影响因子最高在8.0以上;毕业论文中有4篇还获了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分获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和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学院本科生的考研率每年都保持在50%左右;8名研究生被录取为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推免博士研究生,还有19名研究生考取外校博士生。
  院党委书记赵祥奎说,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完善科研与教学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多的收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