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在新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后深受鼓舞。最近在参加两院院士大会时又进行了深入学习,感触很深。
十九大报告中多次谈到创新,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总书记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把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落实到自己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的工作实践中,牢记初心和使命,勇于挑重担,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
第一,培养拔尖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教师担负教书育人、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重任,应当树立领先意识,在学术上要向高端看齐,充满自信,勇攀高峰。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学校除了引进高端人才,主要在现有队伍中培养选拔人才,希望大家在作风和态度上要谦虚谨慎,但在思想行动上要充满自信,只要刻苦努力,定能取得优异成绩。新时代要有新精神、新作为。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技术水平、产业发展水平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创造更加突出的业绩。
人才的脱颖而出需要培养,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学校领导,要经常看看我们的梯队中哪些人经过努力能够成为全国行业中的领军人才;国家级团队、专家里,哪些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产生更大影响;我们有长江学者、“杰青”,这支队伍还能否继续扩大。人才队伍要以自己培养为主,要出高端人才。我们也应当把工作落到实处,对人才培养要有具体规划,每年要达到的目标、措施等都要明确。
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体现在科研上,拔尖人才要能起引领作用,在学术上要占领前沿;在生产上能推动产业发展。要成为拔尖人才,没有现代科学基础不行,研究内容脱离生产也不行,理论研究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作为高校,不仅要有科技创新的团队、出科研成果,还担负着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我们要把培养创新思想、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专业老师要有学生信服的创新能力,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还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我们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眼界,提高能力。
第二,要在提高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上下功夫。近几年,学校举办的学术会议多了,对浓厚学术氛围产生了积极作用。我们举办学术会议,不光是交流学术成果、强化学术氛围,还应当考虑如何利用学术会议提高专家、团队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国际影响。办会之前要想一想,扩大社会影响我们有什么实力,扩大国际影响我们有什么样的水平;办一个会,我们能有什么东西让人家关注。所以,开会一定要讲实效,要体现水平、影响。
学校的不少学科、专家是有相当水平的,要想一下如何扩大他们的影响。这些年科研经费增加了不少,但经费多了,要更多地考虑科研团队、方向如何出高水平、有影响的成果。现在各学科中都创造了一些有特色的成果,学校要考虑如何支持,进一步提高水平,提高这些成果的竞争力。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发挥竞争力,竞争力的提升要靠人、靠我们的工作、靠正确研究方向的把握。我们的目标要领先、要有特色,这个特色应当是世界前沿、符合国家建设需求。山东农大过去在山东农业方面的发言权很大,但这些年我们的声音小了,这说明我们专家的影响力在下降。如果专家对山东农业发展提不出有价值的意见,没有重大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就不会有地位。我们首先要在山东省发挥好作用,要能够解决生产中的重大问题,要为宏观决策当好参谋,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影响力。
第三,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作用。没有好的科研平台,出高水平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很困难的。学校现在有国家级平台、省部级平台,但这些平台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平台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平台要考虑如何与企业联合、与产业联合出大成果、推动产业发展、如何培养学生。要加强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有高标准的目标,有敢于挤进前列的雄心壮志。
第四,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每个党员都应当牢记自己的责任,发挥好表率作用。现在中央进一步强化党员的组织生活和集体学习,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党员会要开得实,不能走过场。开会就要考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会越开越有劲头。学院党委书记要把实现学科发展、学院发展的目标、任务作为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牢牢抓住核心。要经常考虑如何更多地发挥正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好党员作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党的建设不是一句空话,一定要做得扎实具体,让每个党员都能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进入新时代,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都十分明确,我们要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