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提升应用型工科人才创新能力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7-11-16
 

  近日,机电学院在山东省第六届高校机器人大赛中取得佳绩,其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参加省级以上科技比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在机电学院已蔚然成风,目前学院80%以上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机电学院每年获省部级以上大赛奖励近百项,获奖人数达300余人次,还涌现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高琳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孙文强、王兴华等多位科技创新达人。毕业生创新素质逐步提升,带动了高层次考研和高质量就业,学院连续13年被评为学校招生就业先进单位。
  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学院坚持教学相长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理念密不可分。近年来,机电学院紧紧围绕 “机械与电子、技术与管理、农机与农艺”三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采取教学相长、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教学管理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修订六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并完善了“3+1+X”的人才培养模式,又进一步提出了 “3+1+X+T(Technique)”及“3+1+X+M(Master)”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也就是在“3+1”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内,X是学生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活动,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参观认识实习、职业发展教育、校内 “机电之光”科技竞赛等活动,鼓励二、三年级学生参加省部级课外竞赛、创业教育和训练、老师的科学研究课题。同时,学院对大四学生进行分类,培养“T”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以实现顺利就业与自主创业,培养“M”类学生对专业前沿的认知能力,对研究方法与技能的熟练运用,为今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院还实施以实验室基础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企业顶岗实习为内容的“四位一体”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并完善课程教学实习基地、课外科技创新训练基地和毕业生产实习基地,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基地、早进课题、早进团队。
  教风学风互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能力与水平。近年来,学院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招聘引进具有博士学位青年教师10余名,各专业逐步形成了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良好的专业教师队伍。
  为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院坚持并完善 “青蓝工程”及“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学院还鼓励教师在课堂上介绍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学院还稳定实验人员数量,改善实验教学人员结构,对骨干实验人员进行培训。
  学院通过“本科生与导师的课题双选”活动、梯队导师制、竞赛集训等,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提升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学院每年还筹措资金,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等。
  学院教师也积极主动与辅导员老师进行对接,讨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风问题、考风问题,并做到及时、精准解决。
  实施“普惠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依托学校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实验区平台(农业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完善软件、硬件条件,构建、实施“普惠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创建集群式大学生电子创新创业实验室。学院筹措资金近100万元,提升、拓展实验中心功能,完善软硬件设施,并全天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构建“撒网式、普惠式、精英式”三级创新培训体系。结合学科特点与不同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开展内容与形式不同的创新教育实训。
  建设层次多样、内容丰富、修读方式灵活的创新课程体系。学院依托校内外优质师资资源,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并开设内容丰富、修读方式多样、方式灵活的创新课程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普惠制”,让全体学生受益。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契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依次进入“互助小团队”“专业小团队”“联合创新团队”“科技创新竞赛团队”,分别在“能力提升模块”“科研实训模块”“企业实践模块”及“科技创新大赛实训模块”开展训练,形成“多专业四模块”学生团队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打造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创新指导教师队伍。学院聘请校内外导师、博士生、硕士生等,让他们以专职或兼职身份成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