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为绿色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1-10
 




  日前,第五届“山东优秀发明家”评选结果揭晓,资环学院教授杨越超荣获“山东优秀发明家”称号。在这之前,他还曾获得第四届“山东优秀发明人”称号,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近年来杨越超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主持、参加和完成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新型肥料科研课题,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2项,正在受理中的发明专利还有十余项。诸多荣誉加身,杨越超表示:“荣誉只代表过去,科研路上没有止境,作为中青年科研工作者,还要向老一辈专家学习,努力工作。”  

坚定科研道路


      回顾自己的科研道路,杨越超表示,张民教授对他的影响和帮助特别大。至今他仍清晰地记得,1996年张民教授从美国回来,开始缓控释肥料的创制研究,他跟着张民做科研助理,之后毕业实习也是跟着张民老师完成。生活中张民教授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科研上对他耐心培养、不断启发,这使杨越超终生难忘,“我和张老师深厚的师生情就是在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张老师严谨的科研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至今影响着他。
   “一开始跟着张老师做实验,在一些细节上做得不够,张老师会手把手地教给我。开始懂得科研不只是和瓶瓶罐罐打交道。科研探索如同揭秘底一样,知道了一个,还想知道另一个,对科研的兴趣就是在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杨越超说。
   当时研究条件很差,除了张民老师从美国带回来一些材料外,实验场所、设备都很匮乏。他们只好把教室旁边废弃的厕所改装成实验室,没课的时间,杨越超就常常泡在实验室里,有时候回去晚了,宿舍楼已经关门了,他就睡在教室里。张民老师一下课,就回到实验室与他一同做试验。假期里他们也从不休息。这段经历为他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生产搞科研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杨越超从来不只埋首于实验室,而是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工厂,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回到实验室,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在他看来,脱离生产实践,对生产没有任何指导性的理论研究毫无意义,为了发论文而从事空洞的理论研究更不可取。他的研究、发明都是来自于生产实际,并服务于生产。在烟台、莱州等苹果主产区,杨越超观察到果农给果树施肥都是人工先挖坑,然后撒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在挖坑过程中往往会将树根刨断,在断根上撒上肥料,就像在伤口上撒盐一样,根系不仅不能吸收养分,而且还很容易感染上病菌,对果树生长造成很大的伤害。
   针对这种情况,杨越超和他的团队将化学速溶性的肥料合成大分子的化学合成型缓释肥料,挤压后做成大颗粒肥料球。如此,肥料可以在果树施肥中得以缓慢释放,避免了对果树根系的直接伤害。另外,他们还自行设计了一种与之配套的果树自动化施肥机,这款机器可以自动打孔,施肥和覆土,并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施肥的距离、深度,而且打孔速很快,平均每5秒打一个孔,一颗果树需要打6至8个施肥孔即可,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深受果农的欢迎。
   鱼台县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但近年来光景却大不如前。农民在种植水稻时先整地撒肥料,然后用水灌地泡田、插秧,此时秧苗小,吸收能力差,如此一来,肥料在稻田中大多数被损失和浪费掉了。有的转化为氨气、氧化亚氮等挥发到空气中,污染了大气环境;有的随水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超标,严重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还有的随着雨水或稻田排水进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另外,化学肥料中的氮肥是由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转化而来,浪费氮肥就是在浪费我们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煤炭、天然气等国家战略资源。
   “农民在乎的是水稻的产量,考虑不了太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但是作为科学家我们应该考虑到,也应该去做些改变。”了解到这里的情况后,作为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的肥料与栽培岗位专家,杨越超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主攻这个地区的水稻专用肥料的研发与应用。他专门根据山东地区的土壤气候以及水稻对肥料养分需求的特点,研发出了一次性全量施用的水稻育苗控释氮肥,将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所需的氮肥一次性在育苗阶段施入。这样一来,养分随着秧苗的生长而缓慢释放,不会烧苗。待秧苗成苗后,可使用机械进行规模化插秧,此时控释氮肥随着插秧进入稻田,直到水稻成熟收获,都不需要再追施氮肥。与传统肥料及常规施肥方法相比,不仅可以减少几乎一半的氮肥料用量,还可以节省2-3次的追肥用工。
   杨越超还观察到,山东地区的直播稻近年来增速较快,但是与之相配套的肥料及栽培技术落后。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可以与水稻种子一起种肥同播的直播稻专用控释肥料。肥料可以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调控释放,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而且还减少了氮肥在土壤的淋溶、挥发、硝化-反硝化等损失,明显地改善了水稻种植区的生态环境。与此前传统的化肥需要多次施肥不同,现在只需要一次性施肥,较之前减少了三分之一的用肥量,却将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以上。此外,在肥料包膜材料使用上,杨越超带领团队克服困难,成功地将秸秆、枝条、碎纸屑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资源再生型的材料用于合成绿色环保的生物基包膜控释材料。

用心培养学生


      作为科研工作者,杨越超心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保护;作为高校教师,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成为英才。对学生,他观察入微,认真负责,能从细节中发现学生得失,鼓励学生前行。他的学生,现就读齐鲁学堂研一的于震表示,“杨老师精确的定位方式、创新型的工作思维、开拓式的执行空间,让我们顺利无障地进行科研探索。很荣幸、也很庆幸能跟随杨老师学习。”
   杨越超曾经带过一名硕士生,起初这名学生对学业没有任何想法,学习与生活态度都比较散漫,实验室里根本就看不到他的影子。杨越超多次找这名学生谈心谈话,与他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用自身行动影响感召这名学生,一次不行,两次,三次……从未想过放弃。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的关照,心灵的感化,这名学生开始发奋学习,不但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而且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杨老师的博士研究生,现已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其中一篇影响因子超过8。
   看到自己学生能有如此成就,杨越超感到无比欣慰,认为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自己尽了老师应该尽的职责,做了教师应该做的工作。当一天老师就应该对得起这个称呼,就应该为学生负责,将学生培样成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我们农大所有老师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