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思政课,越上越有趣”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4-03
 

图为学生在翻转课堂上分组参与讨论


  上学期末,山东农业大学2017级全体大一新生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手机答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自己的手机客户端随机抽出一套试题答题。实际上,这门课的考试贯穿了整个学期:从网上慕课知识点视频学习和章节测试,到期中检测和主观题提交,再到翻转课堂参与,最后学期末手机答卷。考试的科目是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没想到思政课老师上得有趣,考试形式也与众不同。”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三班的学生张宇琪表示很喜欢这种方式。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给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带来了许多创新机遇,也带给我们诸多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美卿坦言。面对巨大的课程改革压力,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一系列不懈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

构建思政教学大格局


    “有一次学生交中期作业,把我教案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交上来,明显对这门课没兴趣,不用心。”山东农业大学思政课教师任凤琴回想起以往的教学,有些痛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面临挑战,课堂规模偏大,课堂互动困难,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将思政课当成考试前需要疯狂背诵的学业负担。
  如何让严肃的政治“活”起来?思政课到底应该怎样教、如何学,才能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这是当下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为此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并大胆进行了尝试,初步构建起基于慕课的“N+4+3”混合式教学模式。“N”即教师录制符合课程要求的切实可行的N个知识点,“4”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绪论、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四大专题,“3”是学生主导的三次翻转课堂讨论。
  学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为试点,推行以慕课为主的混合式授课形式。思政课老师彻底改变了多年传统的授课方式,思政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借助慕课教学平台,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自主学习和讨论;“线下”借助实体课堂,学生围绕教师梳理提升的观点分成小组合作探讨学习,阐明观点。如此,既实现了思政教学的移动终端化,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林院长组织我们反复讨论和外出调研了几个月,才确定了‘慕课视频+专题讲授+翻转互动’的形式,这既能解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问题,也能锻炼学生的听说和交流思辨能力。”任凤琴说。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课程进度在慕课平台上定时观看教学视频,可以实时在手机上看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们除了看知识点视频,还有专门的提问区,不理解的问题随时发送给老师,值班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答疑。
  “最初以为就是把思政课搬到网上,看了几节课后,我觉得既节省时间又能各抒己见,满满的存在感。看视频自学后,老师再上课点拨,我们通过课堂辩论、演小品、练三句半、播视频等各种有趣的形式参与,思政课原来可以上得这么有意思。”林学院蚕学2班的魏彦红显得有些激动。
  学生杨欣钰谈起上课的感受,感慨颇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课堂展示,班里的十几个人对当时很受关注的江歌案进行展开和分析,拍摄了江歌遇害时的一段视频,在课堂上以案发后的记者报道、法庭上的矛盾和冲突和我们对于整个案件的理解和体会向大家进行课堂展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掌声。上了这么多年学,我第一次觉得,课堂是真正属于我们的。”
  如今,一堂课下来,不少大学生感慨“思政课堂越来越有趣了”。

教师走心,学生才入心


    教师们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可面对慕课的录制,怎样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材语言如何转化为教学语言,再以何种方式组织线下课堂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并感兴趣,这些都成了9位专业老师每天聚在一起讨论的主题。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以内容为王,将思想理论讲深讲透讲彻底,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总设计师”,林美卿教授坚信,“这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从选题到备课,我们都花了很多的时间,对讲稿进行丰富充实,让理论不枯燥,让知识有魅力,让学生感兴趣。”
  学院组织了三个多月的集体备课研讨,设计教学体系、精心打磨授课内容、广泛搜集网络资源、悉心录制慕课视频等,为的是能根据每位老师的专长合理分工,录制慕课时讲深讲透,同时还要确保线下课堂的效果。
  为了实现预期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下足了苦功夫:孙爱春老师老师录制10个知识点,就写了1.5万字的稿子,还要全部背下来,教材上高度概括的内容,她坚持用鲜活的案例来表达,希望能让学生增强学习思政理论课的兴趣。为了备好课,牛余凤老师集中阅读了60多本书,写了4万字的文稿,对每个细节了然于胸。张兴波老师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电视纪录片等网络资料。作为课程负责人,任凤琴老师审阅并修改了教研组所有老师的脚本、课件与题库。
  “借助慕课技术,我们就要研究新的教学形式和语言组织,不仅要把文本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还必须熟悉网络语言;既要站在教材的高度去讲思想政治理论,又要尽量贴近学生的话语体系。”毛维国老师自信地说。
  “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都很丰富,但是在镜头前还是有点不习惯,录制视频时有时候连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王孟博士说。老师们录完后第一时间相互传授经验,从授课内容到形式,从表现仪态到手势,都反复练习,表现得越来越自然。除了讲课内容和形式外,穿衣、妆容等这些小细节的处理,老师们也是再三考虑,尽量给学生带来最好的视觉体验。
  之所以如此用心,9位专业教师心中有个共鸣: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关键在教师,教师走心,学生才会入心。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在以往的大学生眼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无非“照本宣科”,几乎是大学里最枯燥的课。然而,这几位老师把它上“活”了。“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学生专业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崔玉敏老师自豪地说。这份自豪,来自于对学生成长规律的遵循、对思政教育的深入解读,更来自于对课堂的灵活驾驭。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实施精准化教学,增强专业针对性,以解决学生问题为导向,促进思政教育功能与个人价值深度融合。农学学生、理工科学生、艺术类学生、人文社科学生等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同的视角和思维习惯,思政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讲解理论,努力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尽量实现学生关注点和教学专题的充分结合,由理论和现实问题导入思政专题,做到从“供给侧”的角度传道,从“需求侧”的角度解惑。
  “在面向农学院学生的时候,我们围绕‘三农’问题来展开学习马克思主义;面对信息学院学生时,我们结合‘大数据时代下农业高校的作为’为主题展开教学;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的授课案例多是来自于中外建筑史。”
  据思政课教师李可贵介绍,与学生专业贴近的主题和切入方式一开场就深深地抓住了学生,学生开始主动参与课程,通过很多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甚至愿意帮助老师丰富教学内容。在翻转课堂上,各学院学生的作品也体现出很大的专业差异。比如,农学专业学生提交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食品专业学生讲解“舌尖上的安全”;文法专业的学生表演法治小品、模拟法庭,在不同形式中体会法律的内涵;林学院土地资源保护、水土保护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关注塞罕坝效益;体育专业的学生从《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历程》报告,引出了对中国人精神与体魄的讨论;艺术专业学生表演内容相对更多些。
  “我们只是把思政课做了加减法。从总体方向上调整了教与学的比重,让学生多参与和体验;在考核上增强动态性,不仅重结果而且更加重过程。”学院党委书记刘同利介绍到。
  “说到底,任何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讲、师生怎么互动、成绩怎么评、教学怎么管’这些问题。我们想通过努力,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思政课。”林美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