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实地调研出灼见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4-17
 

  4月9日,经管学院出台了《“发展育人计划”实施方案》,鼓励优秀学生尤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在完成任务后可获得不低于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工资。这个方案就是学院老师们到学生家里走访调研后的成果,也是落实学校“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的具体举措。
  “我们一直要求教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鼓励他们走进乡村一线,走进农村、走近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农村发展状况、农民收入水平等相关问题,为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贡献才智,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实践和理论支撑。”经管学院院长陈盛伟说。今年寒假期间,经管学院49位专业老师与40位研究生一起,组建17个调研小组,共走访调查了省内17个地市的300多个家庭农场及42名学生家庭。
  在调研前,学院结合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三农”调研活动,整理好各地市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的名称、地址、情况简介等信息,并与当地农业局进行沟通对接,商量调研路线安排等事宜。结合寒假“四访”活动,学院还安排老师们到部分学生中走访,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学生培养方面的想法。
  接到任务后,各组专业教师们利用寒假休息时间,马不停蹄奔赴现场,和农场主交流经营方式及规模、机械化设备、土地来源、雇工、政府补贴、经济利润、带动周边农户及帮扶贫困户等方面的情况;到学生家中,和学生交谈学习生活情况,为他们送去学院的祝福。
  开学初,学院召开“三农”调研及学生家访座谈会,让老师们围坐在一起,畅谈调研经历,分享心得体会。他们还写出了调研报告,用详实的数据阐明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
  “农场主以中老年人为主,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也有少部分为大专或本科毕业,有些农场主是当地农业生产和致富带头人,或曾任职过当地村支书等,具备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影响了农场主接受农业新技术及科技的能力,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但目前家庭农场主普遍接受过省、市、县级别的培训,均获得了培训证书,这说明政府的培训力度较大,农场主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高。”谈到农场主的基本情况时,经管学院郑军、孟光辉等教师的感受颇为相同。
  各调研组对家庭农场收入进行了详细统计,一致认为总起来说,家庭农场的年收入比普通农户收入高出很多,但由于经营产品种类不同,利润高低有差别。但也有个别家庭农场出现了亏损现象,主要是因为刚成立不久,还未开始大规模种植或种植产品还在试验阶段;或家庭农场种植品秋收后还未开始售卖。
  “家庭农场的财务管理不是很规范,有的临时雇佣会计人员每年登记统计一次,有的只记录平常采购销售情况。”经管学院周玉玺教授介绍说。他带队走访调研了潍坊市共8家家庭农场,仅有一家在银行贷了款用于农场经营运作,大部分农场除自有资金以外,主要依靠亲友借款。教师们认为可以为家庭农场进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造条件,如成立农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担保机构,构建抵押农地处置机制等。
  经管学院教师们还围绕家庭农场的农业险投保与理赔方面进行调研。从结果来看,大部分农场主有一定的农业保险意识,并为所种植的作物买过保险,但有些农场主主动投保意识不强。农业保险也存在覆盖作物品种不全的问题,有些农场主想投保但没有合适的险种。
  “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更好地为省政府决策发挥智库作用。”山东省“三农”省情调研中心常务副主任、经管学院教师安康感慨地说。青年教师张园园也觉得此次调研收获颇丰:“收集到很多省内‘三农’发展方面的宝贵资料,又能把这些素材用于科研和课堂教学,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也了解更多的生产实践问题。”
  围绕家庭贫困学生的认定,各调研组的老师在座谈会上也积极建言献策。“我们在走访时发现有些学生确实家庭非常贫困,因病致贫、因家庭变故致贫。但与学生交谈时觉得他们心态很好,也有上进心。能不能让这些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给学生报酬,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庭负担,还能在学习上有收获。”经管学院葛颜祥教授说。
  紧接着,学院领导班子开会研究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在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学生进老师课题组做研究的相关制度,从实施方法、组织管理、申请人条件、实施原则及程序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学院不断浓厚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既要教书,也应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不断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魏立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