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学院:抓好大改进谋求快发展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5-03
 

  “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中,水土学院党政班子牢牢把握问题导向,深入师生,面对面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各系党支部,召开党员和师生大会,针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师德师风及学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全院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学科及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学院内部管理等8个方面,查摆出30个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水土学院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改为手段,以实现目标为根本,对存在的共性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针对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人才数量缺乏的问题,学院主动作为,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并重,制定与学院实际相符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并报学校批准。学院领导带队到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与对方细致交流、宣介学校政策,利用校友、师生等资源为争取高层次人才积极努力,为未来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夯实了基础。截止目前,水土学院成功引进二层次人才雷廷武教授,落实2018年人才引进计划博士9名,培育潜在高层次人才4名 (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水科院等)。同时,有计划地支持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访学、短期培训、学术交流或做博士后等,积极发挥研究生和本科生中骨干学生的作用,加强教育引导,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学院研究生,参与科研团队工作,使学生成长为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潜在生力军。

届中调整教授委员会及专业负责人


    针对学院内部治理结构不够科学,办事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水土学院深刻查摆问题,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师生中间,召开教职工大会,与师生座谈交流。为进一步加强学术决策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水土学院对教授委员会及专业负责人进行了中期调整。根据《山东农业大学学院教授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对教授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在充分调研、采纳合理建议的基础上,经过个人申请、院系推荐、学院考察等环节,水土学院还完成了院内各专业负责人的调整,为学院下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学科引领,加强科研、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进一步强化全院教师科研工作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支撑学科发展,水土学院结合学科特点,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组建了工程结构理论与稳定性控制、水文过程与水资源配置、农业水土环境调控理论与技术等 13个科研团队,引导教师加入一个较为稳定持久的研究方向。组建或加入一个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学科三个方向 (水工结构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农业水土工程)吸收29名教师,组建了 7个科研团队,土木工程学科三个方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吸收49名教师,组建了6个科研团队,参与人员占专任教师的82.3%。每个科研团队选定1名负责人,科研方向明晰。4月3日,学院发布了《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科研团队管理办法》,对科研团队实施动态管理,在运行中可能遇到的研究条件、学术交流、人才引进等问题予以支持,目前运行效果较好。
  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能有效促进课程系统的优化、开发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更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增强教师协作和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明确这一点,水土学院着力解决教学无团队、人员力量涣散等问题,整合现有力量,集中汇聚研究条件,启动部分基础较好、选课量大的课程组建教学团队。成立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结构抗震”、“建筑材料”、“水工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6个教学团队,集中开展课程相关教研工作,既拓展了教学研究工作,又是教研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培育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水土学院正在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筹备“生态水利与美丽乡村建设”学术论坛和“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治理与改良”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北京市水科院“海绵城市”科研合作对接;加强结构实验室建设前期调研论证,推进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学习及服务能力提升;筹建BIM中心,培育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牵头组建“装配式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农业大学、清华大学、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强远大公司四方联合,培育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与康涅狄格大学本科国际合作办学,接收苏丹科技大学Abbs来我校访问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