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回归本来的样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5-22
 

学生的笔记丰富多彩


  去年新学年一开始,山东农大的两项新规定让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有些意外和欣喜:新入职教师第一年不上讲台,按规定听够课时数就正常拿课时津贴;每周二下午第二大节课,全校不安排课程,各学院以系或者课程组为单位开展教学研讨。今年春季开学时,又一项新规定在学生中掀起了“地震”:上课必须记笔记,老师要及时检查,结果最终记录进课程平时成绩。据说,因为反响强烈,农大上课记笔记事件进入了当天的百度热搜排行榜。
  山东农大所采取的看似简单又原始的教学改革,可执行力非常强,不断让教学回归本来的质朴模样。

 听课也有课时津贴


    老师在讲台上必须会讲课。这个“会”,不只是讲清楚知识点,还有对时间的有机安排,对内容的精妙讲解,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和课堂气氛的把控。年轻教师刚刚结束校园学习,初上讲台,有对教学的热情,但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经验缺乏,多听老教师的课,博采众长,能快速提升教学水平。但是,青年教师也很希望用课时津贴补充收入,自己付出了时间没有回报,多少有点不情愿。学校准确抓住了大家的心理需求,规定每位青年教师只要达到了本学院的最低课时标准,就正常拿课时津贴。教师的课堂经验积累由学校来 “买单”,是山东农大把教学视作立校之本的生动体现。
  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的一贯传统,很多学院多年坚持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学校出台听课可发课时津贴政策,学院增加了抓教学质量的底气,也更有耐心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农学院的李兴峰教授虽说刚过四十岁,却年年给刚入职的教师做导师,辅导他们备课、做课件,一丝不苟,毫不保留。化学院的韩峰老师,入职一年后主讲的课程应该是《物理化学》,但在导师李丽芳教授和学院安排下,上学期听了《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四门课,听课量超过150学时。“多听几门课,可以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还可以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很庆幸赶上了学校出台的新举措!”韩峰说。因为听课时数达到了化学院老师平均课时,韩峰这一学年虽然是听课教师的角色,但是课时津贴一分都不会少拿。
  2017学年,山东农大有近70位专业教师入职,按每位一学年200学时、讲师职称一节课45元计算,学校要拿出600多万元用于新教师教学经验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研讨长经验


    青年教师会上课了,能把课讲得有模有样,只是学校的第一步打算。一位老师可以听取多位老师的建议,一门课程可以有多种讲解方法,大家在一起研讨教学计划,协调教学任务,交流教学心得,是学校每周二下午第二大节不排课开展教学研讨会的初衷和大规划。
  二十多年前,学院还大多都是系,一个系有多个教学研究室,每个教研室把教学研讨活动作为日常工作来开展。后来,每个学院的组织框架结构变了,学生越招越多,课程越开越多,老师们越来越忙,青年教师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还特别重。一直处在奔波忙碌中,一个人都难得沉下心来进行冷静思考和分析,大家聚在一起,研讨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更成为了艰难的事情。
  学校出台不排课研讨的规定后,每个周二下午第二节课,成了老师们最开心的时间。一个学院,一个系,或者一门课程的老师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开拓思路,分享经验,收获成长。
  园艺学院利用青年教师试讲的时机,开展生动的教学研讨。束怀瑞院士与其他老师一起参加青年博士试讲活动,从教学态度、内容、方法和教学基本素质等多个方面认真点评,对板书书写不工整及口头语等问题也提出中肯建议。
  经管学院作为教学大院,教研活动大都以系为单位,除了依照学校规定集体教研互动,还建立了各系教研活动微信群,及时开展教学交流,实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
  植保学院把每一个周二都安排得满满的。老师们集体去教学中心参加设备培训;老教师带青年教师外出服务生产,为教学积累素材;入职5年内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技能比赛,40岁以下青年教师都得旁听……忙碌而有序的安排,使得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快速成长,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的人数逐年增多。

记笔记让课上忙起来


    这个学期初,上课记笔记的硬性规定,成了学生中的热点话题。学生不得不放下手机,用笔在本子上记下课程重点内容。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理性回归,更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对课堂回归。
  对2000年以前的大学生来说,上课记笔记是自然的、应该的事情。后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的侵占,PPT课件的风行,一批学生开始不买教材,不记笔记,拿着手机对课件拍照了事,手机在课堂上还是他们的陪伴和玩具,聊天、玩游戏、看八卦新闻甚至视频节目,不亦忙乎,不亦乐乎。
  出于规范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效果的初衷,学校这个学期出台了新规定,要求学生听课记笔记。规定指出:学生听课记笔记记入课程学习平时成绩(占平时成绩50%),没有课堂笔记平时成绩为零,没有平时成绩不得参加结课考试,课程最终成绩也将为零;要求任课教师要像批改作业一样定期批阅学生课堂笔记,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用心记录;学校有关部门定期抽查学生笔记,对学生记笔记和任课教师批阅笔记的情况进行督导。
  “其实,课上记笔记不但有助于加强对课堂内容的记忆,方便课后整理和考试复习,还能锻炼自己概括、归纳、选择并记忆重点的能力。在课堂上,耳朵听,眼睛看,手上记,忙忙碌碌,就不太容易走神和分心。”食科学院2015级学生张婷从大一开始共做了16本笔记,摆起来有一大摞。记录重点科目的课堂笔记,是张婷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学校期待出现更多像张婷这样的学生,每年举行“学习的印记”优秀笔记评选活动,既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鼓励。如今出台所有人上课必须记笔记的硬性规定,把引导与鼓励变成规矩,把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重新搬回课堂,对改善课堂秩序、提高听课效果的作用立竿见影。
  在师生见面会上,有学生曾与校长张宪省教授探讨上课记笔记是否应该统一要求的问题。张校长语重心长地说:“部分同学自控力差,在课上手机不离手,不但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记笔记只是手段,目的是提高大家的听课专注度,培养自律的好习惯。希望大家认真对待课堂,理性对待自己,从专心听课开始打好自己成长的根基。”
  副校长王振林多次在教学会议上强调,“本科教学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生的成长之本,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校规定所有专业老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不论是校长、院长(处长)还是学术大家。在四年一聘的职称评定工作中,连续两年达不到学院最低限课时的不能晋升职称。这些貌似简单的一刀切政策,如新进教师第一年不讲课、学生上课必须记笔记一样,让教学回归了最本真最朴实的模样,使优良的农大学风进一步得到弘扬。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