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才是对老师最好的怀念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5-22
 

  5月18日,初夏,午后的阳光静静地照着南校区余松烈院士的铜像雕塑,仿佛在诉说着长长的、关于一个世纪的故事。图信楼第一学术报告厅里,两点半正式开始的“传承余松烈院士精神,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报告会,不到两点钟已经座无虚席。活动开始前,青年学生们默默地观看着齐鲁时代楷模余松烈院士纪念宣传片。
  台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教授、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郭文善教授、滕州市科技局原副局长黄有惠同志,正在深情讲述余院士生前的故事,回忆与余先生在一起的片段。

青年学生要励志成才


    “我是余松烈院士的学生,我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指导。”谈起老师,于振文充满敬重,“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对我影响特别大。”于振文勉励青年学生:“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缅怀我们的老师。其实,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才是对老师最好的怀念。”台下,学生们用自发又热烈的掌声回应着于院士的期待。
  尽管在小麦栽培技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每被问及什么是自己最自豪的,余松烈生前总是脱口而出:“学生是最值得我自豪和骄傲的。”在农业高等教育战线上,余院士辛勤耕耘了67个春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
  李振声、杨文钰、许振柱、石岩、王法宏、王登启……于振文院士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激励着在座的青年学生。他结合他和他的同学跟着余院士求学的故事,要求青年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他说,作为农业大学的学生,就要扎实学习基础知识,创新科研,研究高产优质的粮食品种和栽培技术,把饭碗牢牢抓在手里,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深入实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于振文院士得知今年学校考研率和考研质量都很高,表示“我为农大学生的争气感到高兴,这是我们对老师最好的思念”。
  直到今天,余松烈求真务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塑造成“农大精神”的核心,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农大学生成长成才。

师恩永不忘


    郭文善教授是余松烈的博士生,他回忆起在余先生指导下学习的日子:“先生要求我们的选题一定要有创新性,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作物栽培学是应用性学科,选题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
  “先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这些年教学中一直努力学习和追求的。”他深情地回忆起先生在《科学通报》发表的论文《小麦高产途径的商榷—兼论穗、粒、重的矛盾》:“先生用自然辩证法的方法分析小麦穗、粒、重矛盾和解决矛盾的途径,进而深入分析了小麦高产的三条途径的特点与应用条件,将辩证法运用于作物科学研究之中。这样科学、严谨的求真方法,值得我一生去学习。”
  余先生的教学方法独具特色。作物栽培学课上,先生安排所有学生轮流讲专题,他进行讲评,听讲者可以提问讨论,学生们必须很认真地准备,否则是过不了关的。“这对学生是极好的锻炼,不同学生讲的专题涉及面非常宽泛,极大地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有助于解决博士生存在的知识面过窄的问题。”郭文善对当年读书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余先生亲自带学生到生产一线考察高产田并到田间测产。写论文的那段日子,是郭文善最难忘的记忆,也是他成长最快的日子:“学生提出选题,他来审查,要求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在他的全体在读博士生会上作汇报,详细阐明立题依据、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试验方法、预期结果以及经费预算等,稍不认真是通不过的。”
  先生待人宽厚真诚,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又处处关心呵护。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先生就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拿出钱来补助,生怕学生在钱上犯难。郭文善教授坦言,直到今天,他都在遵循着先生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负责关爱的精神。

 “余”风依然抚麦浪


    在余松烈的学生中,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就是滕县1975年的“科技队长”。在下放滕县劳动期间,余松烈办起了“五七农大”小麦班,一年制小麦培训班连续办了三期。
  黄有惠讲述,在滕县,余老师每年除承担教学任务外,还抽出100多天时间到农村调研指导,在全县各级会议和小麦生产业务会议上讲课。他一度哽咽:“老师的足迹踏遍滕州山山水水,骑自行车各地考察,取得第一手资料,提出‘小麦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三个奋斗阶段,让大家干劲十足。”
  培训的学生共进行了20多项试验,形成了15项科研成果,其中“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院士已去。他在滕州的学生将在院士搭建的小麦高产、实践教学的平台上继续攻关;他在农大的学生衣钵相传,于振文、王振林、王洪刚、田奇卓、贺明荣、李向东……依旧情系滕州,将老师的滕州情发展延续。黄有惠热情邀请农大的青年学生到滕州,在余院士工作过的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和激情。
  《齐鲁时代楷模余松烈》主编刘观浦老师为青年学生分享了编书背后的故事。
  他讲述了余松烈读书时的故事。余松烈认为,学农就要到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地方去。因此在1940年,他离开上海南通学院农科,考入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上学时,他代表协和大学农学院参加全国农业高等院校大学生学业竞试,获得全国农艺系第一名,这增强了他学农的信心和决心。他说,余院士是我们身边的楷模,是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人生导师,希望大家领悟余老如何治学、如何做人、如何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时代需要的真谛,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报告会结束推迟了近一个小时,学生们久久不愿离去,在他们的心里,斯人已逝,言犹在耳,“余”风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