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乡村振兴 助推生态文明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6-19
 



  进入六月中旬,林学院曹帮华教授就成了东平县凤凰山、韩山等几座小山的常客。正值雨季造林的最佳时节,东平县政府忙着组织百姓在山坡上种树,曹帮华给大家带来了轻基质容器育的树苗,随手间就把一篮篮苗子带到山顶上,设计了五角枫、黄栌、侧柏等观叶树种的错落搭配,避免了传统一色的墨绿松柏。几年后,这几座山会红绿相间,黄花艳艳,让人流连忘返,就像林学专家们设计改造得许多座山一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农大人脚踏实地落实在行动中。不同专业的专家教授们,用科学技术培植绿色森林,修复荒山坡地,改良污染土壤,涵养大地水源,助推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青山绿水间。

育树种 培森林


    说起树木与森林,林学院的老师自然是主角。林学是农大的老学科,一代代林学人为中国大地和山东省的绿色事业躬耕不辍,为大地培植最养眼的绿色。
  刺槐和杨树是北方地区的当家树种。林学专家们建立了人工林集约经营技术体系,构建了刺槐人工林集约经营模型,建立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库,培育了杨树、刺槐、银杏、核桃等经济林木良种50余个。
  六十年代初,庞金宣就开展石林刺槐组织培养研究,使其实现了快速繁殖,仅山东省就推广2万多公顷,一个轮伐期可增产木材30万立方米。庞金宣与孙仲序合作,首次培育出刺槐花药植株,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梁玉堂教授的“刺槐速生丰产技术”使刺槐的轮伐期缩短了近一半,产量提高了近2倍。
  庞金宣历经20多年培育的6个窄冠形白杨新品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农田林网及林粮间作解决了一大难题,充分发挥了森林的生态效益。2002年,梁玉堂的杨树良种产业化开发,获得了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
  东营盐碱地,是林学人的牵挂。上世纪八十年代,周长瑞在东营军马场建了1500多亩的刺槐与多树种混交林。近些年,曹帮华培育出山农1号到4号四个高抗盐刺槐品种,在含盐量千分之四的盐碱地上还能顽强生长。他还在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建起了1000多亩的混交林,白蜡、刺槐、杨树、榆树等十几个树种,以块状、行状、株间等多种方式混交栽培,树种生长习性和景观的不同,既成就了风景,也较好地防治了病害传播。
    如今,在干旱瘠薄山地、破坏山体、工矿废弃地、盐碱地等脆弱生态系统中,提供植被恢复的种类、配置模式与构建等一系列成熟技术,山东农大的专家已经自觉地把它视为一种责任。

清水流 治河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水利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大的专家们,用科学创意完善河道治理,使水库成为聚宝盆,让绿水长流,河道更清,景色更美。
  新技术新材料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石笼”技术,源于都江堰鱼嘴分水维护工程,原始做法是用竹篾编制成笼,内放卵石使其成为柔性整体结构,防止水流对主体工程造成冲刷。现代人们运用“石笼”原理,用镀锌铁丝等材料代替竹篾编制成网,用于土木工程护坡、挡土墙,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后来,建筑用石材价格猛涨,李天科教授发明了混凝土网格干砌石技术,解决了护坡局部出现损坏必须大面积更换护坡的问题,可以保证水库正常使用,降低维护费用。刘经强副教授介绍,他们还发明了新型干砌石挡土墙(护坡)构造技术,这种技术不用水泥,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在莱芜雪野水库(通天河)的堤岸修复工程中,李天科、刘经强等专家,采取低围堰、多筑堰、水连水等措施,既保留了原先河道的景观绿化树木,又达到了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的良好效果,建成后大受好评。刘经强介绍,通天河坡度高,流速大,冲刷力强,留不住水,筑一些矮的堤坝,蓄水形成水洼,可以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比较好的栖息环境;干砌石的缝隙为虾、蟹等提供巢穴;水连水,也就是上面坝里的水流到下面坝里,形成叠水效果,增氧明显,有利于微生物和水生动物的生长。
  在临沂平邑吴家庄水库、杨庄水库的除险加固护坡工程中,专家们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网格干砌石技术、新型干砌石挡土墙(护坡)构造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农大的水利专家们还设计了大量的湿地工程。济南平阴黄河洼地,下雨时洪水无法排出,成为污水破坏环境,刘经强他们重新做了河道截流,铺设管道,污水经过处理,一部分用于城区化工厂、热电厂等降温,一部分用于城市的绿化浇灌,其余用于湿地净化,达标排放。他们在宁阳县承接的水系连通工程,打通了水脉,使城中水连水,不但解决了城区缺水问题,还补充了地下水源,让整个城区充满了灵动的韵味。

绿荒山 保水土


  北方多山,山东省有近十分之一的面积是水土流失严重的青石山区。上世纪九十年代,梁玉堂教授研究的根据山体部位不同采取相异方式恢复植被的方法,为山东省青石山造林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孙明高教授首次提出了石砌植穴无纺布衬砌防渗技术、爆破填坑平台整地技术和二次定点爆破造穴客土回填造林模式,填补了同类研究空白。
  如今,张光灿、高鹏、董志等林学院老师,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面,也成长为响当当的专家。张光灿承担的水利部“淮河流域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修护”课题,项目区域涉及河南省伏牛山区、山东省沂蒙山区、安徽省大别山区。他和课题组人员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山坡,经过一次次实地调查研究,结合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经验,提出了淮河流域山丘区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与不同类型坡耕地治理措施。这些成果在淮河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被采用。
  董智和李红丽老师一直从事荒漠化防治、草地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黄泛沙地,结合聊城地区的产业结构,他们引草入农、入林,探索了风沙化土地林草农水渔多元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解决了风沙造成的减产和连作造成的地力衰退问题,实现了沙绿粮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在乌兰布和沙漠,为监测到风沙数据,他们如沙舟骆驼一样,在茫茫沙海中埋首做科研。外面刮着六七级的风,屋里飘满浮尘,嘴里都是沙子,每采集到需要的数据,两个人心中就充满了欢喜。
  森林保护专业的老师,是林木的医生和卫士。近些年,防治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这两大重大灾害,是他们的重要使命。如今,通过定期飞防播撒低毒药剂,美国白蛾的控制基本不成问题,但是松材线虫病是个大麻烦。这种病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一棵松树感染,整片松林可能面临灭顶之灾。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刘会香、乔鲁芹等教师,近些年在培养松褐天牛的天敌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同时,他们大力推广诱捕器防治技术,研发防制剂,为松材线虫病局限于烟台长岛不扩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山东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是国家林业局设在泰山的重要数据采集点。观测站位于药乡林场,辐射泰山林场、罗汉崖林场,重点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演变过程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国家提供区域资源、环境及有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库,林学院老师承担的许多课题在这里执行,为国家绿水青山的维护提供巨大的智力支持和样板构建。
治盐碱 修土壤
  山东渤海湾畔有大量的盐碱地。为了让这些盐碱地有好的收益,山东农大的专家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看到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盐碱地要长好庄稼,必须要把盐排出去,水利工程是盐碱地改良的根本措施。相比于传统的明沟排水,资环学院陈为峰教授设计的排水改盐暗管,埋于地下,不占地,土壤脱盐率提高25%,增产可达15%以上,目前已在黄河三角洲推广了20多万亩。
  水土学院毛伟兵教授把黄河三角洲干渠里淤积的黄泥沙,按照研制出的科学配比,铺洒在了小开河引黄灌渠、阳信县水落坡乡等四五百亩试验地上,小麦增产1.3倍,棉花增产20%。引黄泥沙调控土壤,能增加土壤渗透性,提高饱和导水率,改善土壤水盐运移状况。
  埋暗管、泥沙调理,都是物理改良,在降盐培肥的同时减少了化学产品的投入,在改善土地理化性状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选育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植物,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最好方式。农学院田纪春教授培育的山农20小麦品种,在滨州中高度盐碱地上实现亩产过千斤,让有6000亩盐碱地的粮之源实业有限公司人心大振。动科学院的张桂国教授,选育了苜蓿、田菁、粮饲兼用型旱稻等品种陆续在黄三角示范推广。苜蓿是牧草之王,能显著提高牛羊肉、奶品质。今年,他们团队指导无棣绿风农牧集团种植了3000多亩紫花苜蓿,仅5月中旬的头茬收割就能收入180万元。
  盐碱地上种蔬菜难度大,然而东营区景屋合作社的大棚西红柿,却能年产4万斤。因为他们的西红柿不是种在土壤里,而是在基质上,还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农大骆洪义教授研制的这项技术避开了土壤盐碱重这个根本性难题。如今,仅景屋合作社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的西红柿大棚就发展到100多个。
  由于多年使用化肥促高产,中国许多土地的污染问题都不能小视。资环学院朱鲁生教授团队的重点研究工作是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对污染严重的土壤,他们运用生物修复技术,施用微生物菌剂,分解去除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同时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对污染较轻的土壤,他们研究出了阻隔方法,用生物质炭等土壤改良剂固定住有毒有害污染物,使之不能迁移,减少对作物的危害。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对推进绿色发展、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都提出了明确目标,农大人用自己的担当,把国家的理念化作了每一项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