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2015级的学生小李一脸愁容地找到我,他说自己在择业的问题上和父母意见不同,发生了争执,感到十分困惑。
小李说,自己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看到现在专业招聘单位比较多,待遇也不错,假期期间又在一个企业实习过,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内容,自己都比较喜欢,就想着毕业后尽快就业。但是,他的意愿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小李父母觉得企业工作没有保障,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选择考研或者考公,既有面子又有稳定的保障。
听了小李的一番话,我对他毕业后到企业就业的想法表示了肯定,同时列举了一些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例子。大部分学生以待遇为出发点,盲目选择就业,自己喜不喜欢、是不是适合并不考虑,在工作后会产生很多不适应。
在他一脸疑惑的时候,我打开了网页,搜索到小李实习的公司,从规模到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了解。通过了解,小李其实也想继续深造,但因为家庭条件和英语不是很好的原因,担心自己花费了时间却达不到理想的成绩。结合了他个人的想法和能力,我劝导他先准备考研。既然自己有想法,就应该努力去实现。
送走了小李,我不禁陷入思考:一是近年来国家政府和社会政策的大力引导下,社会的就业观念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二是部分家长对工作的选择多存在误区,大多希望子女找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对于自主创业、去企业等充满了排斥感。三是部分学生在择业时眼高手低,只想一毕业就可以选择待遇高、相对轻松的工作,一听要从下工地、看图纸做起,就丝毫不考虑,至于今后的发展前景也不会考虑。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主体,是整个经济社会市场的主体,所以当代大学生就业跟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就业时,除了有学校、老师正确的引导,提供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个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最为重要的。大学生不仅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对自己和工作规划都做好定位,择业时多方面考量,而不仅仅是向“钱”看。同样对于有了就业目标的同学,积极向目标努力,提前了解岗位的技能要求,真正做到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地在工作岗位中做出一番成就,让工作选择成为“前途”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