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三认可”专家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7-16
 

  7月1日,在泰安市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玉米科技青年论坛上,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永军团队的报告受到同行广泛好评。作为吉林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后备人才,年轻的王永军在业内小有名气,也颇受领导关注和农民尊重。他说,作为山东农大的学生,受玉米栽培专家胡昌浩、王空军、董树亭等教授的影响,他一直把做“同行认可、领导认可、农民认可”专家,作为自己的追求。

 同行认可业务水平


    1997年,他考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大三的课程论文就是 “普通玉米高油化研究”,从此与玉米栽培生理生态研究结下深厚情缘。在泰山脚下,他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来到吉林省农科院工作。
  “我来吉林后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春玉米,东北地区‘低温高湿’,与山东有较大区别。在玉米根系研究上,我更加注重数量化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冠根关系协同共效’和‘双层源库关系’调控角度,开展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及其作用原理研究。”王永军告诉记者。
  工作10年来,王永军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工程”课题等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十几项,争取到了吉林省农科院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拿到了所在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第一项国家博士后基金。他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ofSoilsandSediments》《ArchivesofToxicology》等期刊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他的研究明确了密植高产群体“冠层-根层”农艺与生理特性,探明了高产群体叶源衰老时空变化规律,为持续丰产、抗逆稳产栽培调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率先阐明了黑土农田耕层变浅薄、容重变紧实、犁底层变硬的耕层结构“三变劣化”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黑土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深松(耕)改良土壤和有机物料(秸秆)还田培肥技术创新提供了评价指标与调控参数;创立了高产玉米群体设计栽培技术、高寒区全量秸秆带状深还对角错位播种技术,创新了节氮增效施用与固碳减排技术,为构建丰产高效绿色技术体系提供了核心技术;集成了以“构建高密群体、创建肥沃耕层、调控肥水运筹”为核心、适于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栽培技术模式3套,创建了吉林玉米丰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与常规生产相比,亩产提高到46到76公斤,平均增幅9.8%到18.3%,节肥13.4%到19.1%,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7.5%,节水35.7%到41.7%,自然降水利用效率提高7.5%。
  王永军参编了 《吉林玉米高产理论与实践》等多部专业书籍,其中《北方春玉米田间种植手册》在2015年获得科普类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至目前,刚40岁的他获得国家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得到同行们的普遍认可。

 组织认可社会担当


    王永军认为,选择研究作物栽培,本身就需要一定的社会担当。“2000年左右,作物栽培研究立项非常难,但是胡昌浩老师、董树亭老师等前辈,还是坚持跑田间,做科研,靠的就是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他主动参加各级农业科技规划的编制与论证工作,包括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吉林省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科技厅《“十二五”吉林粮食产业科技工程实施方案》等的编制与论证等。在跑遍玉米主产区的基础上,他每年完成多份玉米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为吉林省相关部门对玉米生产作决策提供科技支撑。
  “胡老师经常说,技术加权力就是生产力。现在形势有了较大变化,但是各级领导在项目设立、技术和知识的推广上,所发挥的作用依然非常巨大。我们要把自己的科研所得和所想让领导知晓,更要通过行政的力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广到社会上。所以,强调‘官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对作物栽培学发展极其重要。”
  王永军参加科技部“十三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规划”编制,推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成为科技部农口首批立项启动的国家项目。他主持该专项中的项目“吉林半干旱半湿润区雨养玉米、灌溉粳稻集约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组织省内和国家34家农业研究优势单位协同开展攻关研究,在吉林省22个粮食主产县示范推广新技术,展现出主持重大科研课题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2009年全国两会上,吉林省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 “关于开展深松作业和增施有机物料补贴的建议”,也是王永军主笔形成的。“我去美国访学过两次,发现那里‘玉米带’的农田土壤因为秸秆全量还田和轮作而特别肥沃。不管是秸秆还田还是增施有机物料,都应由政府主导加以补贴来推进实施。因为中国的土地是国有的,政府要立足长远发展。倘若让农民自己来做,他们会权衡成本与收益,效果往往不会很好。”

“做农民认可的专家”


  王永军说,自己深受前辈胡先生影响。“胡老师是广大农民认可的玉米栽培专家,我一直在努力向他学习,把科学技术用农民能理解、好接受的语言讲出来,推下去。我们以‘抗旱播种保全苗、密植增产构耕层’为切入点,提出的玉米高产优质生产技术,在吉林省创建粮油高产工程中被采用,对带动全省玉米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一定作用。”
  2011-2014年,按吉林省委“三帮扶”统筹,王永军到大安市四棵树乡头段村挂职党支部副书记,利用农科院人才和技术优势,组织引进棚膜瓜菜、米用高粱和高筋春小麦等致富项目,协助成立了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34户农民增产增收,“月亮湖”牌优质小麦产品成为知名品牌。
  王永军被聘为吉林省农村星火科技“12396”专家服务团成员和吉林省农技协玉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通过培训班、现场会、省长热线回声等形式,热心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在群众中树立了好口碑。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区累计应用638.52万亩,增产41.49万吨,增收6.23亿元。
  组织、社会和群众都看到了他的付出。王永军先后获得“省直机关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第二届吉林省直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获得者”等荣誉称号,并于2015年被入选“吉林省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