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赋予工会组织新的历史使命。高校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在服务大局中明确政治站位,在聚焦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在稳中求进中积极主动作为,不断推进工会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团结动员教职员工以辛勤劳动和幸福创造托起中国梦。
准确把握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工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论述,形成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工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高举维护职工权益旗帜,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坚持增强“三性”、去除“四化”的改革方向,自觉用改革精神谋划工会工作;要与时俱进,加强新形势下工人阶级地位及工运理论研究等等。
这些重要论述,涉及工会工作各个方面,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全面,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工运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和群众学说的传承与深化,为做好工会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勇于担当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历史责任
新时代赋予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新的历史责任,工会工作者要强化理论武装,勇于担当责任,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认真履行工会政治责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积极组织职工建功立业。牢牢把握国家和学校的中心工作,聚焦国家和学校“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劳动技能竞赛,深入开展 “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水平大学、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教职员工主力军作用。有力有序推进教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教职工队伍。
自觉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牢固树立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工会组织新的使命和担当的意识,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健全以教代会和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教职工建议有渠道沟通,思想有平台呈现,搭建起学校联系教职工的顺畅桥梁。把困难职工帮扶解困融入学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推动送温暖活动常态化、经常化、日常化,加大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帮扶力度,切实帮助一线职工、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让教职工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不断增强工会生机活力。开展 “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推动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拓展,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大力推进网上工会建设,实现网络覆盖职工群众、工作覆盖基层工会,构建线上受理、线下办理的全方位、全时段服务体系。
始终密切与教职工的联系。工会应以优化职能为突破口,探索建立符合工会组织特点的工会专兼职干部管理办法,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增强工会组织的广泛性、代表性。深入一线,同职工面对面、心贴心、手拉手,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把工会建成“职工之家”,使工会干部成为“娘家人”。
积极探求新时代工会工作的运行规律
主动探求新时期工会工作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职工的全面发展。
自觉接受党对工会的领导。高校工会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引导工会党员干部明确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不断夯实学校改革发展的群众基础。克服发展中的重大阻力、解决改革中的重大矛盾、实现“双一流”建设的重大突破,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成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这要求高校工会必须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员工的方针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各环节,把广大教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牢牢把握工会工作的时代主题。要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时代主题,把推动学校中心工作、实现学校和谐发展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战场;要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学校壮大的事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学校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落实以教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以教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契合职工群众诉求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把做好新时代职工群众工作、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重要任务,扎扎实实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增强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深入把握工会工作规律,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