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愿意回到这里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10-31
 

       老校友风趣的自我介绍引起在座师生笑声一片 摄影 翟荣惠



    10月28日,农学院1978届毕业生相约回到母校,看望老师,参观校园,共叙情意。82位年过六旬的老校友,从全省全国各地,奔波跋涉再回农大,只因为心底满满都是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思念与牵挂。“校园是我们最愿意回来的地方!”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在传达着这句话。


   难忘农场校园生活


    这些基本已经退休的老校友,有人满头白发、四代同堂,有人腿脚不便、身体欠安,有人是知名专家和成功的管理者,也有的一直是基层的技术员,但是1975到1978的三年,永远是他们青春岁月中最美好和难忘的记忆。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孙兰珍教授是大家的“亲老师”。“有一个学期,我给大家讲授《作物育种学》,四个班157名同学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教室是牛棚改造的,四处漏风,鸟儿会飞进来,雨雪也常飘进来。同学们年龄不一样,知识基础也有差别,但都很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学习态度非常认真,都能跟得上课程进度。那会儿老师们的科研任务基本都安排在基地,同学们跟着我去地里做实验,也是实打实地干,没有一个偷懒耍滑的。”
  “其实我们住的宿舍也是畜牧场的牛棚改造的,六七个人住一间小平房。上了三年学,两年半都是在农场上课和生活,也就是现在的南校区。每顿饭都是同组的同学用个大脸盆从食堂里打出来,然后分着吃,特别香甜。”留校工作的王洪刚教授回忆,“当时对实践教学特别重视,农场的地都是学生自己种。到收麦子的季节,我们凌晨五点钟就起床割麦子,再拉到场院脱粒晾晒。包队更是当时硬性实践教学任务,我们年级的同学包了周围的结庄、黄庄等好几个村子,晚上为群众办夜校,星期六和星期天去地里为生产队社员讲解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很有成就感。”
  潘子龙是这一届的学生,毕业留校十几年后又调动回了老家寿光。“我在农大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农场,主要是做玉米栽培,为胡昌浩老师当科研助手。当时的实验条件简陋,处理的材料特别多,我们几个年轻老师连饭都不会做,能把面条煮熟填饱肚子就很幸福。但最幸福的,是那几年的辛苦与忙碌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邀请胡老师写我们的实验论文,胡老师把绝大部分论文的稿费又都给了我。”说起那段孤独又充实的日子,潘子龙一度哽咽。


   参与见证改革开放


    1978年毕业参加工作的他们,正赶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他们毕业了40年,工作了40年,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许谦迎上学时是学生会主席,年级党支部副书记,毕业后留校工作了近5年,调回到地方工作后一直在行政管理岗位上,他的发言说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
  “时隔四十年重聚母校,盼望已久,心情激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我们这届校友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四十年。这四十年,国家经济强大,人民生活幸福;这四十年,母校发展成就显著,人才辈出,前所未有。我们参观了南校区、东校区、校本部和校史馆,深深地为母校的发展成就感到骄傲。”
  1978年,国家百废待兴,学校师资也断层,当年留校的年轻人摸爬滚打、百炼成钢,成为了农大发展的骨干力量。
  王洪刚教授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桃李满天下。他倾心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甘为他人做嫁衣,选育出一批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材料,主持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山农34”最近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他获得多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获得过“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田纪春教授是享誉国内的小麦育种专家。1993年,他们课题组就以优质专用小麦品种———PH82-2-2,夺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去年,他多年倾心选育的小麦品种“山农20”又夺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农学院拥有1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在农业部作物水分生理与抗旱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创立与建设中,研究作物耕作学的李增嘉教授付出许多心血和努力。正如农学院院长孔令让在座谈会上所言:“农学院的科研成果、平台建设,各位学兄学姐的同学,譬如田纪春、王洪刚、李增嘉等老师,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农学的他们,有的留校后没有从事农学的教学和研究,一样干得风声水起。邢金亮、宿令等几十年从事行政和管理工作,默默奉献,在校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王家传,是省内知名的经济人物。资环学院的冯永军,成为了土地管理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班里年龄最长的张衍诚,入学那年29岁,曾是淄博市周村前进村的大队书记。他是同学们的大哥,是班里的党员,担任3班的班长,学习加管理他付出的比同学们多,备受尊重。“我们毕业时,到处争抢人才,我这学农的也没有从事农业的工作,被分配到了山东轻工业机械厂所属的山东省一轻技校,在企业里做老师,后来还考取了会计师等资格证书,一直没有停止对事业的追求。”


   师生共话美好人生


    施培、孙兰珍、胡昌浩、李凤超、于凤英等老先生被邀请到会场与同学们交流座谈,耄耋之年的老师与白发上头的老学生,见面时的聊天自然亲切随和。
  前校长施培也是农学大家,说话风趣幽默。“没上过课,我不算你们的亲老师,是孙兰珍老师的家属。当年你们在农场上学的时候,我担任那里的副书记。当时吃的住的还有学习条件都很差,但是大家都感觉非常幸福。如今你们也大都退休,一定要保重身体,勤锻炼,别在家里窝着,多培养业余爱好。我退休以后上了5年的老年大学,如今电脑用得非常熟练。”
  胡昌浩终生研究玉米栽培,成就显著,两个儿子工作成绩颇为不俗。他希望大家要重视对孩子的培养,营造良好家风。“个人成才与国家发展相辅相成,个人读书多、能力强,为国家作的贡献才大,一个家庭才能充满正气与希望。”
  郑素琴是七五级农学的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后来远赴美国求学,现定居加拿大。闻听同学们毕业40年聚会,她写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1975年,我和你们一起怀着美好的理想来到泰安农场,在简陋的教室和宿舍开始学习生活。咱们一起出操军训,开门办学,顶风冒雨搭起防震床铺等。七五级农学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都在我的脑海里,永远难忘。”
  许谦迎校友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心愿:“一是跟党走,不犯错误;二是每天走路不少于一万步,时常出去旅游,三是与母校、老师、校友保持联系,助力母校发展。希望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那时的祖国,该有多么美!”他借用的歌词,让在场的师生笑意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