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田两地一课堂做好三全育人大文章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12-25
 

图为孔令让院长在田间指导学生


  “在咱们学校,像余松烈院士、束怀瑞院士和于振文院士一样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长期耕耘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守护在农民朋友的田间地头,为了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为了实现致富增收,默默坚守着。他们坚守的,除了科学,还有家国情怀……”在班级导师交流会上,孔令让教授深情地与学生分享“农业科研的苦与乐”。
  孔令让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山东省小麦分子育种学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也是2015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2)班的班级导师,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一项“常规动作”。他说,2017年,学校出台了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部署,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底气足、腰杆硬地贯穿教育育人全过程。农学院全面对标学校党委要求,进一步梳理、凝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特色,在“三田两地一课堂”里做好“三全育人”大文章,让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真正注入师生血脉。


从“课堂教学”到“实践育人”——释放“大思政”教育内涵力量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院鲜明的教学特色之一。
  在农学院,有一个颇具特色的教学项目叫“三田两地一课堂”,即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全过程的认知田、科研田、综合实训田,校内实习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及以科技创新项目为主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有机衔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大学前两年在认知田种小麦,大三开始做小麦叶夹角实验时,我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对科研的兴趣都是在田里养成的。”今年9月份,2018届农学院毕业生高雨“升级”为一名研究生,她说,未来三年,还要在“三田两地”继续她的科研项目。
  “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田亲手种植各类作物并观察记载,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三四年级在科研田和综合实训田重点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系统的认知了解、实验训练,不管就业还是考研都为学生奠定下扎实的基础,也培养了学生对土地、对母校的感情。”副院长张吉旺介绍。
  学院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教研规律,科学地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实践引领,坚持把青年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环节来抓。在校外建设的14个实践育人基地,孵化和培育了一批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创新创业项目。
  近年来,学院深研细研“产教融合”的新方法新模式,引企入校,设立首个校企合作班“金色农华班”,着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依托全国农学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稼穑培根”计划、“稼穑伴青春,志愿在行动”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科技支农、科教兴农”社会实践中,构建起专业实践育人、校企合作育人、社会实践育人的 “三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
  学院不断深挖内涵,主动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层次鲜明、环环相扣、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育人格局基本形成。


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搭建“大思政”教育课堂体系


  “余松烈院士在《科学通报》1975年第4期发表了 《小麦高产途径的商榷—兼论穗、粒、重的矛盾》一文,用自然辩证法分析小麦穗、粒、重矛盾和解决矛盾的途径,进而深入分析了小麦高产的途径与应用条件,将辩证法运用于作物科学研究之中。所用到的辩证法,也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一堂普通的思政公共课正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友田教授正给2018级种子专业1班学生讲述着农学院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的科研和生产故事。
  “这是针对农学院青年大学生进行的思政教育,学院自身就有大量鲜活、厚重和生动的‘活教材’,‘因学院、专业施教’作为一个思政品牌,我们将长久坚持下去。”刘友田教授告诉记者。
  课程思政的内涵是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做到“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为此教师要认真梳理、深度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农学院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释放专业课的育人力量。
  “在‘三全育人’格局下,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要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李强坚定地说,“这是一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反映在教学体系上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知识技术。在顶层设计上,专业发展教育要和理想成长教育有机联系。”
  这是农学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华丽转身的一个缩影。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不同属性,分类厘清功能定位,在专业课堂上,“思政味”比过去更浓郁。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强化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突破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科建设的局限,把价值引领贯穿到专业课、实践课及其教育活动中,形成“大思政”教学课程新体系,促使价值观教育与知识传授同频共振。
  农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平表示,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关系到 “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不仅要树立农学人才培养的品牌效应,更要担当起学校发展基石的使命自觉;既要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更要培养青年人的家国情怀。


从“三全育人”到“师生共育”——构建“大思政”教育新格局


  要培养的现代新农科人才,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在实践中激发师生“农志”,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在莱芜市钢城区艾山街道挂职的梅显贵,是农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团队的一名青年教师,他结合专业特点,参与当地中草药种植和学校教学科研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作为“联络员”,他邀请学校的农业专家去现场指导农民进行中草药的种植、采收与加工,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实践种植技术。“我们依托学校,把农民的需求与教学科研紧密联系到一起,把科技带到农村,让农民受益,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成长锻炼,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农业的热爱。”他说。
  教师与学生是思政教育的两大主体。近年来,农学院着力强化“大思政”新格局的构建,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推动思政教育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引导青年师生形成“一懂两爱”,推进两大主体思政教育的提升与联动,实现从“三全育人”到“师生共育”。
  给2016级农学专业上完 《植物生产学》课后,主讲教师王东教授告诉记者:“农业科学中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作物生态和生产也有与人类社会相似相通的地方。比如,我每次给学生讲小麦在生育后期遇到逆境会加速衰老,从而加快营养体内贮存的物质向籽粒转运的时候,都会提到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学生在重温孝道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学院坚持把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到师资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近年来,创新实施“班主任+”工作模式,为全员育人搭建平台;持续提升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和质量,增强师生共育的协同效应,形成“全院教职工人人参与、全院学生人人受益”的“大思政”教育新格局。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课堂教育主渠道,改革创新方式方法,构建起以实践育人为特色的多维度、系统化的教育教学体系,打造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懂两爱’,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农学院党委书记李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