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情深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12-25
 


  在中国玉米栽培领域,李少昆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主持的项目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研发的六项技术被农业部遴选为全国主推技术。他还是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全国首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提起这些成绩,李少昆总是说,非常感谢在山东农大做博士后的经历,感谢导师、玉米栽培专家胡昌浩教授。


在山农大奠定事业基础


    1996年秋季,刚刚从中国农大取得博士学位的李少昆,来到山东农大跟随胡昌浩教授做博士后。“山东农大是全国栽培学科的领头羊,是招栽培学博士后最早的单位,胡昌浩教授又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玉米栽培大家。”李少昆告诉记者。
  李少昆是新疆石河子大学教师,1993到199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来山农大做博士后,一方面是学习提升,同时也是想在此期间做些对新疆有关的研究,好对原来学校的培养有所交代。胡老师非常支持我的想法,鼓励我在山东和新疆两边做课题。”李少昆非常感谢胡昌浩教授的开明和大度。两年间,他奔波于山东和新疆,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在石河子大学建起了新疆作物高产研究中心,建立了兵团第一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争取到学校第一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因为贡献特别突出,所以当中国农科院邀请李少昆去工作时,石河子大学非常痛快地答应。“这个调动让我有了更高的平台开展玉米栽培研究,也是后来能取得大奖的重要基础。”
  李少昆说,当时石河子大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了给新疆多培养一些人才,学院选派了一批青年教师来到山东农大攻读学位,但是课题研究基本都是在新疆做。“学到的方法和手段能在毕业后马上应用,更符合工作环境需求。那几年,石河子大学栽培学科发展迅速,与山东农大的支持关系很大。当时来山农大读博士的年轻人,如今都是学校的骨干了。张旺锋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负责人,吕新现在是重点试验室的负责人,魏亦农是学校大农场的场长……。”
  1997年9月,应石河子大学邀请,胡昌浩教授前往新疆讲学并考察玉米生产。“胡老师下了飞机就作报告,一口气讲了三个小时。第二天和学校领导、学院领导以及老师座谈,主要就是商谈山东农大对石河子大学作物栽培学科的帮扶问题。第三天就从石河子坐汽车赶赴位于伊犁的农四师,500多公里走了快一整天。看到那里的高产玉米长相整齐,胡老师高兴得不得了。就在玉米地里数啊看啊,一口气待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天黑啥也看不见,最后还掰了几个玉米穗子带回山东。这中间,胡老师一直跟我强调,产量是玉米生产的核心问题,必须在高产研究上下功夫。从那以后,我更加坚定了研究玉米高产的方向,一有高产成绩,就主动向胡老师汇报。”


  高产高效探索无止境


    2004年以来,李少昆带领团队成员在新疆、宁夏、甘肃等全国10多个生态区开展高产理论及技术系统研究,挖掘产量潜力。2006年,在新疆农四师62团,首次创造亩产1145公斤玉米高产纪录。后来,这一纪录又六次被刷新。2011年,万亩试验田登上了亩产1200公斤台阶。2013年在新疆奇台,亩产1511.74公斤,实现了单季亩产“吨半粮”的突破。2017年,这个纪录再次被改写,小面积亩产达到1517.11公斤。李少昆带领团队探索出了玉米轻松实现亩产1000公斤高产的基本规律和产量突破途径。
  “要增产,必须要增加株数。在西北灌溉区,十年前一亩地种4000株,现在可以种到7000株,但是株数多了,密集,就容易倒伏,还会造成果穗不整齐、空杆等现象。亩产1500公斤的玉米地里是啥样的,我们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模拟。十几个小时光照怎么截获,怎样最大程度转化为玉米生长的能量,需要不断改变试验环境去探索。经过多年摸索,我们研制出了以密植栽培、高质量群体调控为核心的高产栽培技术。”李少昆对记者说。
  产量上去了,效益如何?高产高效如何协同提升?针对玉米收获环节劳动力投入过多的问题,2010年,李少昆开始大力研究与推广“籽粒收获”技术。该项成果要筛选早熟、脱水快的品种,通过增密种植增加产量,采取滴水出苗、头水晚浇措施增加整齐度、提高玉米的抗倒性,并用机械统一收割,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统一作业管理,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协同提高。相较于机械收穗损失大、霉变率高的情况,“籽粒收获”技术省去了晾晒、脱粒等环节,提高了玉米品质,促进了节本增效,这是继玉米“单粒播种”后的又一次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2013到2016年,该技术连续四年被农业部遴选为全国玉米主推技术。
  “我一直希望农民能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种玉米不仅要增产,还要省工增效。”采取‘籽粒收获’技术的新疆兵团农场,都是单产最高,效益最好,用工最少。因为从播种到收获是全程机械化,统一管理,整个生产环节一亩地平均只用0.2个工。2014年,兵团71团的职工种一亩玉米能有1600元的收益,按一人30亩地计算,效益非常可观。
  “培育什么样的品种,需要哪些技术,都是一点点积累探索出来的,不能在粮食丰产时就放松对高产优质研究的重视。‘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也是科技人员的责任。”李少昆的身上有着坚强的责任担当。


技术推广出去才有用


    好的技术推广出去才能产生理想的社会效益。十几年来,为推广玉米栽培技术,李少昆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把一片片玉米地当作了自己的战场。
  李少昆说,2010年前后,推广“籽粒收获”技术,重点解决的是粮农的理念问题。“刚开始,我们就找试验点中合作比较多的县,让人家买机器,我们再租,晚上把机械拉到一个地方,第二天一早就开始演示。粮农一看果真省时省力,自然也就接受了。”如今,李少昆的“籽粒收获”技术推广区域已经占到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7%以上。每年收获季节,他会在全国玉米主产地组织30多场现场观摩会,普及以全程机械化和“籽粒收获”为核心的现代玉米生产新理念和新技术。“到2020年,我们的技术能能在全国10%以上玉米种植区域使用。”对未来,李少昆充满信心。
  做农业技术推广,李少昆是资深专家,成就卓著。2004年,农业部启动科技入户工程,他担任玉米首席专家。“这个工程要求专家每年有150天下乡开展科技服务,与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面对面。实际上,我每年待在玉米产区的时间超过了200天,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2年。一直在基层,对我们了解生产、了解产业提供了特别好的条件,也让我们抓准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李少昆对这段经历充满认同和感激,这些工作支撑了他取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李少昆构建了 “首席专家 (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广大农户”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和信息化服务平台,在全国基层农技改革示范县得到全面应用。“但是我们的专家还是少,全国玉米产区地域广阔,各地土壤、气候差异明显,特别担心一个区域成熟的经验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不合适。最后觉得还是应该针对种植区域出版技术手册和挂图,避免技术似是而非的问题。于是着手编著分区域 《玉米田间种植系列手册》并绘制挂图。”
  在手册和挂图编著期间,李少昆组织全国50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全国调研,让每册书的内容和配套挂图都针对每个区域的实际。
  “围绕内容和表现形式,栽培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农资销售人员、种植户们反复讨论。我们当时跑了400多个县做调研,我自己就跑了 300多个县。”这是全国第一次围绕一个作物,做这么系统的科普创作。如今,《东北玉米田间种植手册》和《黄淮海玉米田间种植手册》已经重印了22次,合计出版91万册,针对每个省不同情况印制的30张技术挂图重印了16次,合计印刷165.4万张,覆盖到全国所有玉米产区。《西南玉米田间种植手册》被翻译为英文,作为面向东南亚和非洲的农业交流与培训用书;《西北灌溉玉米田间种植手册》和《北方春玉米田间种植手册》还分别被翻译成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蒙文在少数民族区域发行。基于强大的社会影响力,2015年,《玉米田间种植系列手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普作品奖)。
  “这些书和挂图,70%是被企业买走了。仅大北农集团就要求印了 3次 17万册书和 4万多张挂图。中化化肥集团要的挂图和图书也超过了20多万册/张。企业买了送给买自己种子或者化肥的农民。送什么也不如送科技,农民最喜欢。”最终的受益者是农民,李少昆的心中有着从未有过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