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齐聚我校研讨养牛业新进展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9-06-10
 

  5月24日至25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九届二次理事会暨2019年牛业科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来自国内外80多所高校、研究所的5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泰山脚下,共同研讨养牛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我国牛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展示新技术、新成果等。
  副校长嵇景涛,原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巡视员刘艳,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杨劲松,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唐建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李传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李胜利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嵇景涛在致辞时介绍学校发展历程、办学实力等,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他说,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国家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奶、肉牛产业也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步伐,希望专家学者们今后进一步聚焦奶、肉牛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继续密切联系,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创新,为把养牛产业建设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富民产业和绿色产业作出应有贡献。当前,山东农大正在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作为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养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人才引进、科研平台、科研创新人才团队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为山东农大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把脉开方”。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国动物育种信息中心、加拿大萨斯碦彻温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所的专家,围绕“科学养牛,生态发展”主题,结合在奶牛和肉牛遗传育种、营养养分与饲养管理和繁殖、疫病等研究领域,作了60余场报告,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进展和下一步思路,结合有关生产问题剖析成果的使用推广价值等。在奶牛产业发展方面,专家认为发展本土化粗饲料(尤其是优质玉米青贮)和关键技术是节本增效的核心,提高奶牛长寿性和终生产奶量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缓解奶源生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不平衡是增效新途径,利用奶牛群发展肉牛以及饲养乳肉兼用牛是养殖新思路。在肉牛养殖中,有专家提出,目前国内可利用的饲料原料多样化程度在上升,因地制宜的廉价饲料及副产品增强了产业抗风险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使用添加剂可提升生产效益和弥补饲养管理上的不足。我校动科学院王中华、张勤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氨基酸构成调控乳蛋白合成的生物学基础》《基因组选择在母牛群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据了解,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学术会议每4年举办一次。本届大会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承办。会议收录了来自3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共160余篇会议论文。会议期间,以学术墙报形式在会场外展示了优秀研究成果,对优秀论文奖和优秀墙报奖获得者进行表彰。会议还宣布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九届增补理事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