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大门每天都为大家敞开”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9-12-11
 

    “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实验室。”
  “我们实验室主要从事植物光合作用调节机理方面的研究,……”
  “少打点游戏,多看几篇论文,没问题的!”
  这几天,从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六号楼微生物实验室,熙熙攘攘门庭若市。从南校区到校本部的校车里、从学术报告厅到实验室操作台前、从尖端的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到实验都离不开的PCR仪,一双双写满好奇的眼睛被名称拗口的实验设备、种类多样的研究方向和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吸引着。
  “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相同的特质?”“想知道植物是怎么长大的吗?”“我们的实验室主要研究植物细胞全能性和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一场小型学术报告会正在进行中,张宪省教授与前来参观实验室的同学们一问一答地热烈讨论着。背靠着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张宪省没有对这个名称复杂的实验设备多做讲解,而是与围在身边的本科生聊着专业学习、研究方向甚而人生理想。尽管公务繁忙,作为校长的他还是希望利用这次在实验室开放周做义务讲解员的机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学生们交流,帮助他们理清未来的发展脉络。
  “这位学长讲得真好!我们是该为毕业后做什么多想想,从现在开始努力,争取毕业时可以进入这个实验室,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正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彦教授实验室参观的宋知涵,听了硕士二年级李吉鹏师兄的一席话后频频点头,与自己的同学低声交流着。
  在同一层、同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永红教授的实验室里,一群园艺学院和植保学院的本科生正拿着手机拍着门前的团队简介,他们刚刚参观完的也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卢从明教授实验室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周紫章教授实验室,一会儿还将去六号楼。负责讲解的张文杰博士说,今天来参观的同学多为涉农专业学院的学生,不少人是冲着明年考取研究生而来的。“开放周进行了五天,有不少同学已经开始联系老师了,有140多名同学通过这次活动对实验室感兴趣。”组织开放周活动的学院团委老师们感叹“累得值”。
  活动中,众多学术大咖、博士、硕士都参与其中,他们在实验室讲解课题进展情况、亲自上阵操作实验设备、围坐在办公室畅谈未来科技发展,一幕幕都是科研育人的生动写照。
  对这一持续七年的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的生科学院党委,在主题教育开展期间,了解到师生对于以往开放活动中存在的 “时间紧”“开放程度有限”“实验室了解的难以细致深入”等问题,学院党委及行政多次商讨开放方案,丰富延展原有 “openday”活动的内涵,升级为“openweek”,这个升级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外展和覆盖学院的增加,更是通过多场灵活的学术报告讲座、学术小沙龙、与大师的一杯咖啡等活动拓展了活动的内涵,让学生在浓郁的科研氛围包裹下孵化出立志科研的种子。
  在持续一周的活动中,通过线上和线下报名,集中组织和分散参观相结合,来自农学院、植保学院、化学学院、机电学院和生科学院等8个学院的近500名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室开放活动中来。在开放周进行中,有的实验室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灵活安排多场小型科普讲座,将研究内容、学术成果和发展方向等深入浅出介绍给前来参观的学子们;有的实验室拿出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吸引各学院优秀学子进入课题组的参与科研训练;还有的实验室通过广发“英雄帖”细化“招才纳贤”标准,不唯考试成绩和英语基础,“任人唯贤”的选才纳才吸引了更多有志科研的学子走进实验室。
  寒冷冬月,无论在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是在其他开放的实验室中,都“春意盎然”,因为这里有正在萌发的科研种子、有正在抽出新绿的科研大树、还有正在含苞待放的科研花朵、更有等待成熟的科研硕果。
  在活动周启动仪式上,泰山学者、院长王勇教授在活动时说:“鼓励本科生参与、开展学术科研创新工作,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在学生心中播撒智慧和创造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