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党委书记徐剑波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听取学院领导班子汇报工作近况,与教师代表亲切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党委副书记朱莉参加调研并主持座谈会。
徐剑波指出,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中国的高校,必然要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必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们中国大学的最大特色。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来看,中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必须有一代又一代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徐剑波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方向,引导青年学生铸牢信仰之魂、铸牢精神之魂、铸牢时代之魂、铸牢情怀之魂,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和“四史”巧妙地融入课堂,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历史和传统作为思政课素材,润物无声地传递给青年一代。
徐剑波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每一名思政课教师都承担着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大家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挖掘党领导人民奋斗历史中的巨大精神财富,让学生站在民族、国家和人民利益基础上感悟和思考,为国建功、为民分忧,立大志、做大事,唯有如此,才能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围绕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徐剑波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做到熟读精思、学深悟透;二要要用“大道理”解答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把“大道理”融入青年的人生经历中去讲授,使青年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有效管用的,能实实在在地解答和解决自己关心的现实问题;三要以人格魅力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使教学形式更接地气,提升授课水平和艺术,在授课风格、授课语言、授课形式上大胆探索创新,趟出一条山农思政“金课”的新路子。
徐剑波强调,百年农大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良的传统,在当前新时代新农科建设和农林人才培养中,要继续深入推进以农业特色为重要内容的思政课改革,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让农大向社会、向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朱莉主持座谈会时说,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们共同的家,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徐书记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今后工作中大家要做好结合文章,坚持内涵建设,依托基础建设和师资队伍“量”的扩大,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在创新中求发展,在新举措中展现新作为,以创新驱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全面发展。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强,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学工委、研工委、人事处等部门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等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