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0-13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 《求是》杂志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学习贯彻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必须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


  一、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带着感情讲、融会贯通地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才能扛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担当。当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厚实的业务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极为丰富,既要贯通历史,又要面向未来;既要联系社会现实,又要放眼世界;既要阐释理论,更要触动灵魂。这对我们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够触类旁通,以理服人。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点在于价值引领。我们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育人养料,抓住重点,突出主题,旁征博引,对比分析,解疑释惑,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我们在组织老师们集体备课时也反复强调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增强学生理论自觉自信与国家认同。


  三、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发挥教学智慧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以激活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内生动力为抓手,调动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需求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思政课改革的现实引导力和强大推动力,把大学生思想迷惑、价值疑惑、理论困惑转化为思政课改革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2020年将会因为“新冠疫情”被铭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的伟大抗疫精神,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大批鲜活生动深刻的“教材”。我们教研部老师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学院的统筹指导下一方面抢抓教学空间转换窗口期,对各种直播互动工具进行全面的比较与演练,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做足预案,多管齐下,实施在线直播互动教学,确保了教学的顺利推进。同时在教学设计上精心谋划,下足功夫,采取直播与互动穿插相辅的策略,因时而动,灵活高效,提升了教师对网络课堂的主导力和掌控力。在教学评价上采取重过程、留痕迹、善激励的策略,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紧抓防疫抗疫斗争实践,将疫情防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有温度的讲好思政课,使其变得鲜活灵动,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激发情感共鸣。
  同时教研部老师们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从未止步。去年我们推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奋进新青年》红色经典朗诵会活动;同时积极参与教育厅推出的 “思政课同城大课堂活动”,老师们积极策划并主讲“新时代挑山工精神”主题思政课,在省内外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山东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专门进行报道,并两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接下来随着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我们将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坚持“高质量、同学习、齐提升”的原则,强化交流学习,提升教研能力,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在千锤百炼中走向更高、更远、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