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生热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1-15
 
 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我校师生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手机客户端等各类媒体踊跃收听收看全会公报,积极了解全会动态,深入学习全会精神。
  全会在我校干部群众、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情况,热议全会公报和热点话题,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畅谈体会、共话感悟。
  党委书记徐剑波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三五”发展经验,擘画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全会提出要在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这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展望“十四五”,学校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定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重任,坚守教育初心、坚定发展信心,持之以恒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长张宪省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全文深刻体现了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关怀、改革魄力、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令人倍受鼓舞。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农业高校,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坚决扛起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聚焦新农科建设,融入乡村建设行动,精心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贡献山农力量。
  教务处处长谢胜利表示,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在“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强化教学研究与改革,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培育和形成一批优秀教学成果,为社会输送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科技处处长王中华说,今后的科研工作一要更加主动精准地对接国家战略和我省   “八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学校与全社会科技创新体系的深度融合;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营造优良科技创新生态;三要瞄准关键性、前瞻性领域,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集中力量组织科技攻关。
  发展规划处处长刘永峰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是山东省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关键五年,也是全面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发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取得关键突破的重要阶段。学校党委已经对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一定要集聚全校师生智慧,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为学校全面提升自主办学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农学院院长孔令让教授说,作为农业高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就要瞄准农业产业需求和生产一线难题,开展前瞻性、关键性、“卡脖子”的科技攻关,为强农兴农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苏英华教授表示,将牢记初心使命,站好三尺讲台,通过自己对农业的热爱,言传身教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让更多学生愿意扎根希望的田野,成为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做强农兴农的践行者,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资环学院杨越超教授表示,高校要明确职责,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产出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促成基础研究成果向产品和技术的转化。通过科技培训、科学普及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思维,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先后在聊城莘县、菏泽郓城挂职科技副县长的园艺学院史庆华教授深有体会。他表示,自己会和同行们一起,进一步探索扶贫攻坚工作新模式、新路径,保证农民朋友脱贫不返贫,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生命科学学院   2018级发育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任如昌、机电学院2017级机电三班的韦结友等同学表示,他们会将会议精神体现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之中,将个人发展融进时代洪流中,在学习中树立高远志向,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国家科研事业发自己的一份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