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中贡献山农力量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2-16
 
  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摘下贫困的帽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是老百姓孜孜以求的梦想,更是农业科研人员的使命担当。这里,同样有山东农大人的力量。
  百姓脱贫,离不开“好品种”。
  近两年,学校多个小麦品种不断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最高达到857公斤。山农20靠抗病、抗倒、产量高、品质优等综合特性,推广面积过亿亩,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三个品种之一。陈学森教授培育的“山农酥”梨,果实大、口感好、耐贮藏、抗性强,种苗供不应求,经济价值可观,可他不但无偿转让,还不辞辛苦到处指导。万亩梨园,一个果子就能卖到几十元,果农们大把挣钱。茶学专家张丽霞让山东有了本地红茶,对乌龙茶适制品种“金萱”进行大规模引种,山东茶叶种类进一步丰富,茶农们的钱袋子也更加厚实。
  这一粒麦子、一亩好梨、一片茶香,让百姓们的忙活有了盼头,致富有了抓手,奔小康踏上了快车道。
  百姓增收,得益于“好技术”。
  张民教授研制出让农作物“按需所取”的控释肥,加上更加省力的   “种肥同播”技术,覆盖了90%以上的玉米田。姜淑霞老师在全国各地推广大球盖菇种植,让大蘑菇激活林下经济。重要蔬菜卵菌病害频发是生产中的大难题,张修国教授以品种抗灾和检测预警为核心技术提供的方案,被菜农们极为推崇。彭福田教授探索出的高“Y”树型、袋装控缓释肥等桃树丰产新技术,实现了从5月份到11月份桃子的持续稳定供应。史庆华教授指导泗水县瓜农种植吊蔓栽培小西瓜,每亩产量近万斤,地头批发价6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技术推广费口舌费力气,农民们有时不愿意先“试验”;但是农民最讲实际,看到增产效益,就把专家当恩人待。当年,余松烈院士推广“小麦精播”也不顺利,但农民们放心吃白面馒头了,兴奋得上门给余院士佩戴金质奖章。如今,百姓们致富更加迫切,专家的一趟趟奔波,一句句嘱托,大家都看在眼里,暖在心上。骆洪义教授在东营推广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技术,盐碱地上一年能生产4万斤西红柿,合作社敲锣打鼓给学校送锦旗。
  百姓走上致富路,需要更多的“好平台”“好干部”“好专家”。
  农大在山东省内率先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在泰安、菏泽多个地市,专家们剖析乡村、镇域、县域发展的需求和困难,形成政策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鄄城县大埝镇的馒头产业振兴计划,按照专家们的规划思路,从小麦种植、加工到馒头品种改良、提升,再到申请地理标志、打造知名公共区域品牌、金融支持等,全方位的开发,使馒头业成为当地重要产业之一。山东农业大学勘察设计院组织人员入镇驻村,实地调研,先后编制了泰安市高新区、莱州市金仓街道、招远市金岭镇、龙口市诸由观镇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以及沂水县黄山铺镇、安丘市官庄镇村庄规划方案。他们挖掘历史特色,突出“一村一品”,打造出了多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第一书记”工作是山东省最具示范性的脱贫攻坚总动员。山东农大先后派出20位“第一书记”,获评全国扶贫先进工作队。在东平县、沂水县等对口帮扶10个村完成脱贫任务。“第一书记”们在村里修路、安灯、引资、建厂、治理河道、绿化村落,挨家挨户问情况,嘘寒问暖热民心,根据实际推项目。养“草鸡”,种“山农酥”梨,搞土地流转,建袜子加工厂……一项项实际行动,展现了农大人的工作力度、速度与温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山东农大人从未懈怠,正在积极总结梳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的做法和经验,向全省全国辐射。正如学校党委书记徐剑波所说:“山东农大人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形成了聚焦国家战略搞科研、扎根生产一线破难题的鲜明导向。走进新时代,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就要全力打造与乡村振兴需求相适应的农业高校。”